?? 近日河北衡水棉花主產區之一的棗強縣,由于棉農等待棉花價格補貼政策實施細則的出臺致使售棉積*性下降,同時棉企新加工皮棉銷售遇冷,也迫使企業不得不調低籽棉收購價格。
????一、棉農期盼按面積補貼
????4日,國家有關部門終于明確了本年度包括河北省在內的內地九省棉花價格補貼政策,但具體按面積補還是按產量補,需要各省根據實際情況自 定。據了解,棗強縣的棉農普遍反映按面積補貼方便、快捷、流程快,面積也好統計核查核定。7日省有關部門傳出消息,也傾向于按良種補貼核定的面積落實補 貼,但具體操作時間未予公布。這就讓當地棉農內心有了相當期盼。
????二、按面積補貼方便
????按面積補貼,當地棉農無需更改原來把籽棉集中賣給棉販的售棉習慣;按產量補貼,不但他們前期賣的籽棉無憑無據(主要是無正規收購票據)無 法領取取補貼外,而且只能把籽棉出售給有資質的正規棉企,但是找車、找棉包、裝運、談價等諸多麻煩必不可少,這對有些棉農尤其是歲數偏大的來說確實不太方 便。
????三、棉農細算收益,等待細則出臺
????按照國家確定的皮棉2000元/噸價補額度,折算籽棉收購價格補貼0.37~0.40元/斤,按今年單產籽棉500斤計算,每畝共計補貼 152 0173 3840~200元,對棉農來說也不是個小數目,這樣確實可以平靜一下棉農今年棉花“豐產不豐收”的心緒。以當地馬囤鎮郭家莊村一郭姓棉農為例,他們村人均 耕地面積多,土壤灌溉條件差,種植歷史悠久。他本身年事已高,已經不適合外出打工,因此種棉成了他的主要收入來源。2014年他和妻子種了10畝棉花,到 現在為止已經采摘了5300斤籽棉,前期以均價3.25元/斤賣給販子800斤籽棉,占采摘總量的15%,再得知國家終將有補貼時便立刻中止賣棉。他算了 一筆賬,以3.00元/斤計算的話,10畝棉花毛收入15900元,減掉每畝平均750元的成本,總收益為8400元,如果加上補貼就將突破10000元 了。所以他暫停售棉,等待補貼細則出臺再分期分批賣棉,只是先前賣給販子的籽棉已經無法領取到320元補貼了。
????四、棉企被迫調低籽棉價格
????棉農對價補有了不小的期待,自然他們的售棉積*性下降,這就使得當地棉企本就不太熱鬧的收購場面,更顯冷靜。近日,當地籽棉收購價格有所 走低,12日白棉3級籽棉收購報價3.03~3.05元/斤,要求衣分率37%以上、回潮率11%以下,衣分率每變動1%價格相應調整0.10元/斤,較 10日下調0.02~0.03元/斤,收購數量由前期*多2萬斤驟降至數百斤。原因一是受日前山東某大型紡企調低皮棉到廠價格影響,當地紡企亦步亦趨,使 得前期高價收購、沒有順價銷出的新加工皮棉已現虧損,棉企計劃用“降低籽棉價格和上量收購”來消化虧損。棉農售棉積*性下降,這種辦法只能暫時作罷;二是 自10月中下旬以來,鄭棉期貨市場近月合約CF1411和CF1501價格均走出一波下降行情,到11日CF1411累計下降1260元,CF1501下 降770元,拖累現貨價格走低;三是新疆棉出庫內運銷售步伐加快,并挾以質量方面的優勢,再加上北京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每天穩定推出新疆棉競賣交易,內地紡 企在釋放前期補庫壓力后,完全可以在內地倉庫坐等采購提貨,新疆棉銷售日趨對內地棉形成壓力,因此內地棉價格上漲乏力,銷售前景暗淡。以上述籽棉收購價格 和相應衣分率、棉籽銷售時價1.11元/斤、損耗率2%、費用1000元/噸計,折算新棉加工成本價13850元/噸。該價格不僅和當前鄭棉期貨近月合約 倒掛,如再加上運費,即便與山東某大型紡企成交,毫無利潤可言。當前當地棉企白棉3128B級銷售報價(提貨價、公定結算,帶票)14200元/噸,較 11月上旬下降300元/噸,鮮有當地及周邊區域紡企問津。
????“棉農等待價補政策+售棉積*性下降+現貨銷售壓力大+籽棉收購價格下降+籽棉收購數量下降”,共同構建出當前當地嚴峻的市場形勢,估計這種情況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而破解嚴峻形勢的良方,只能是“盡快出臺價補政策細則+棉農認可+集中出售+大量收購+攤低成本”。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