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會現場
?
張曉: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請到來兵團發改委副主任劉軍國先生介紹兵團60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情況。
劉軍國: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好!
152 0173 3840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以來,兵團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出了一條曲折而輝煌的道路。下面,我向大家通報兵團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
兵團成立60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兵團黨委團結帶領廣大干部職工群眾,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兵團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忠實地履行中央賦予的屯墾戍邊使命,成為鞏固西北邊防、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促進新疆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堅持“三化”發展路徑不動搖,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著力改善民生,經濟步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維穩戍邊實力和職工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13年全兵團實現生產總值1499.9億元,與152 0173 3840年相比,增長218倍,年均增長9.4%。其中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72倍、163倍和422倍,年均增長9.8%、8.9%和10.6%;人均生產總值增長14.2倍,年均增長4.5%。特別是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兵團經濟駛入快車道,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6%,占自治區比重達到17.6%,較2009年提高了3.3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56069元,位居西北地區前列,達到全國中上水平。總人口由組建初期的17.5萬人發展到270.1萬人。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09.9億元,是152 0173 3840年的3081倍,年均增長14.8%。有14個師和176個團場,4477個工交建商法人企業和14家上市公司,一批科教文衛體和金融等社會事業單位。2013年6座城市實現生產總值619.9億元,占全兵團的41.3%,實現公共財政收入55.2億元,成為帶動師(市)經濟發展核心。三次產業結構由1981年的45.6:38.2:17.2調整到2013年的29:41.8:29.2。
農業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60年來,通過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持續的豐產攻關和新品種、新科技的推廣應用,全國節水灌溉示范、現代農業示范、農業機械化推廣“三大基地”建設初見成效。2013年,推廣高新節水灌溉面積1247.3萬畝,占有效灌溉面積74.4%,應用范圍基本覆蓋主要農作物品種。建成了全國重要的優質棉基地,總產由152 0173 3840年0.19萬噸增加到2013年的146.5萬噸,總產占新疆的41.7%,占全國的五分之一。五家渠和阿拉爾墾區***現代農業示范區、天山北坡現代農業示范帶、20個兵團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有序推進。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92%,
棉花機采面積459萬畝,占棉花種植面積一半以上。
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2013年,實現工業增加值426.6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8%,較2009年提高了4.5個百分點。重化工業實現了長足發展,成為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力量,改變了長期以輕工業為主的局面,輕重工業比重由1981年73.8:26.2調整到2013的36:64。截止2013年底,兵團擁有工業企業5267家,是152 0173 3840年87家的59.5倍。立足資源優勢,著力構建優質農產品深加工和礦產資源轉化兩大基地,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兵團在紡織服裝、食品飲料、農牧機械、新型建材、礦產開發和氯堿化工等六大支柱產業上,形成了六孚紡織、天潤乳業、伊力特酒業、青松建化、六師煤電、天業化工、金川礦業等108家大中型企業,其中天業集團和六師煤電年銷售收入過百億,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力量。兵團建筑企業按照“立足疆內、拓展國內、延伸海外”的市場經營戰略,積*拓展疆外和國外市場,2013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99.8億元,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3%,較2009年提高3.8個百分點。
現代服務業規模不斷擴大。60年來,服務業發展領域從傳統領域向新興產業延伸,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多種所有制、多種經營方式并存的服務業體系。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5.6億元,較2009年增長1.1倍。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15.9億美元,較2009年增長近1.5倍,占新疆外貿進出口總值近一半。完成旅游總收入38.6億元,比2009年增長2.86倍。完成客運周轉量82.6億人公里,貨運周轉量289.5億噸公里,分別較2009年增長42.6%和2.4倍。兵團轄區金融體系日益完善,金融網點已達400余家。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逐步增強,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由152 0173 3840年的4.2%提高到36%以上。
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60年來,兵團積*參與了烏魯瓦提水利樞紐、伊犁河和塔里木河等流域開發,開工建設了肯斯瓦特水利樞紐等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形成了125座水庫和83個萬畝以上灌區。依托國省干線,以墾區干線和團場干線為骨架,建成了貫通墾區、通達連隊的公路網絡,82%以上的團場通二級公路,公里里程達到3.3萬公里。鐵路建設和機場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天業鐵路專用線已投入運營,石河子機場即將投入運行。電力保障能力增強,2013年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788萬千瓦,比2009年178.6萬千瓦增長4倍,建成了風能發電、水電站和光伏發電等一批新能源項目,實現墾區電力全覆蓋。
城鎮建設成績斐然。60年來,兵團按照師建城市、團場建鎮、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成熟一個、建設一個的思路,加快構建以城市為中心、以重點小城鎮為依托、與地方城鎮互為補充、富有兵團特色的城鎮體系。2013年城鎮化率達到62%,較2009年提高15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和自治區5個和14個百分點。兵團管理的自治區縣級直轄市達到7個,建制鎮達到5個,形成了上百個團場小城鎮。兵團各類園區達到29個,其中***開發區5個、自治區級3個和兵團級21個,園區產業發展平臺效應顯現。
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60年來,兵團堅持以人為本,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使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職工群眾。連續八年為職工群眾辦“實事”,2013年將“十件實事”內容擴展為10大類42項,完成投資348億元、比2007年增長32.5倍,職工群眾飲水、取暖、出行、用電、看電視等困難問題得到全面改善。從2010年開始,累計建成保障性住房60萬套,70%以上的職工群眾喜遷新居。實施科教興兵團戰略,***、自治區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43家,擁有各類學校563所,石河子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大力開展就業困難人員援助幫扶工作,連續7年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基本做到應收盡收、應保盡保。醫療保險制度建設穩步推進,規范統一了職工醫保門診大病、慢性病管理政策體系,全面推行醫保付費總額控制,啟動實施了醫保付費方式改革試點工作。職工收入保持與經濟發展基本同步,2013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38元,比上年增長17.8%,四年平均增長15.7%(未扣除價格因素);團場農牧工家庭人均純收入14313元,比上年增長18.2%,年均增長16.9%(未扣除價格因素)。創新扶貧開發新機制,積*開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和援疆扶貧“四位一體”扶貧,加快少數民族聚居團場經濟社會發展,扶貧工作取得新突破。
生態文明建設積*推進。兵團成立以來,在戈壁荒灘植樹造林,開墾良田,建設了一道道的農田林網,形成了一片片綠洲;在兩大沙漠邊緣建設綠色屏障,保護農田,改善生態環境。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兵團進一步發揮生態衛士作用,先后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和退耕還林(還草)政策,有效地防治了風沙對綠洲的侵害,使生態環境又有了進一步改善。兵團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關閉了一批技術落后、污染嚴重的小水泥、小煤礦、小電廠、小味精廠、小鐵廠、小紙廠,推進以天業集團為代表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方式,有序再生產、流通、消費等各領域創新推廣循環經濟模式和發展理念,節能減排與經濟發展協同推進。
甲子回首,我們倍感榮光;展望新的征程,兵團要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牢記使命職責,進一步解放思想、攻堅克難,敢于擔當、奮發有為,更加有力地擔當起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重任,發揮好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作用,努力實現“兩個**,兩個力爭”目標,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張曉: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新聞發言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的來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