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年度的戰火已經點燃。
????截至9月4日,新疆個別地區已有軋花廠開秤,湖北、江蘇個別地區也有開秤消息傳來。至于價格,大有都壓得比較低,比如湖北、江蘇地區普遍 在3.2-3.4元/斤,新疆地區在3.5元/斤左右,但也不排除個別企業以稍高點價格搶收。筆者觀察到,在這波收購先頭部隊之中,活躍著的多數200型 企業(新疆除外)。 200型死灰復燃,并且在今年的收購中充當了馬前卒的角色,這是為啥?為此,筆者與部分軋花廠老板及部分市場人士交流了解到:
????一、400型多數“折戟沉沙”,望棉止步
????趙總,河北衡水某400型企業老板。他告訴筆者,雖當地棉花已在零星采購,但他仍未有近期開秤打算。**,直補細則尚未公布,后市如何演 繹仍是拿不準;第二,上一年度經營“完敗”結局,股東心存猶豫;第三,預計今年內地棉花量減質差,尤其播種分散,已不太適應400型這樣的龐然大物。趙總 的情況,已基本是內地400型軋花廠的一個共識。
????據統計,上一年度參加交儲的400型企業在152 0173 3840家左右,而公檢總量在740萬噸,平均每家400型企業整個棉花年度加工量在4110噸左右,按道理說,相對產能處于較為合理狀態。但是,由于棉花分布不合理,軋花廠也是“饑飽不均”。
????表現為:新疆企業加工量大,不少軋花廠在1萬噸以上;長江流域軋花廠也幾千噸,而黃河流域、陜甘地區多數僅1000-2000噸,個別幾百噸。
????“所說的產能過剩,不能僅看平均數。”趙總拿他所在的滄州市來打比方,2013年度,滄州400型軋花廠超過80家,而去年當地棉花播種 面積約150萬畝,平均單產皮棉65公斤/畝左右,棉花總產在9.75萬噸左右,平均每家400型企業加工1218噸棉花,這還不算一些200型企業參與 加工的部分,可見當地產能過剩已至何地步。
????正是因為如此,上一年度多數400型軋花廠*終落了個折戟沉沙,兩淚漣漣。這也是其之所以新年度雖至,但仍望棉止步的原因所在。
????二、200型是“小而活”,又迎來發展機遇
????200型曾有過輝煌,但三年收儲已將其打落塵凡。但其仍難甘心,一位老板曾放言,200型并非落后產能,并非產品不受用戶歡迎,他們僅僅是被一紙“紅頭文件”打敗。只要時機來臨,仍要東山再起。他對200型和400型的形勢作了一個對比,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小而活”與“大而僵”。200型規模小,棉花多可多收購,若棉花少,則可少收少加工,靈活機動。然400型卻不然,據企業反饋,400型年加工量少于3000噸則幾無利可圖。
????第二,“本大利薄”與“本小利多”。從成本來看,400型軋花廠收購鏈條是棉農-經紀人-軋花廠,而200型則直接面對棉農,少了一個中間環節,則成本降低0.10-0.20元/斤籽棉,兩者生存能力立判。
????第 三,費用高與費用低。200型軋花廠加工一噸棉花的費用在400-500元,而400型一般在700-800元/噸,個別達到1000元/噸。而且,一般 200型軋花廠收購4-5萬斤籽棉即可開始加工,而400型則需在10萬斤以上才可開機,這就是為什么在上一年度,我們看到很多400型企業一周時間才能 開機一次。
????“*為關鍵的是,今年內地棉花播種得較為分散,很多都是責任田棉農,通常方圓幾里才有那么3畝、5畝棉花,這對‘大而僵’的400型尤其 不適合。”一位市場人士說,綜合算下來,200型企業加工與400型同樣質量的棉花,其成本要低500-600元/噸,甚至更低一些。
????近期,筆者也對一些紡企也做了調研, 其實他們注重的仍然是三絲、質量等問題,并不在乎是大包還是小包。因此,對于內地的200型企業來說,似乎又迎來了一次機遇。但是,新疆由于棉田集 中,400型已形成統治地位,200型基本無用武之地,所以今年200型軋花廠應善待機遇,找準適合自己的土壤,上接棉農下供紡織,發揮好自己這一環的作 用。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