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在長江流域棉區,絕大多數農戶采取麥后棉移栽方式。據江蘇鹽城等產棉區監測報告,由于當地去冬今春氣溫持續偏高,*有利于越冬蚜蟲的活動繁殖,今年大、小麥田蚜蟲發生早、發生普遍、蚜量高,發生程度明顯重于常年。盡管3月底-4月初各縣(市、區)普遍進行了發動和組織防治,但由于防治覆蓋面偏小,田間蚜量居高不下。據該地近期調查,全市平均有蚜田率為96.9%,平均有蚜株率為45.8%,平均百株蚜量為524.2頭,是調查日7天前平均百株蚜量 259.2頭的2倍多,高的田塊百株蚜量達3600-5020頭。少數重發田塊麥葉上布滿蚜蟲分泌物-粘稠發亮的“蜜露”,發霉后不僅嚴重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局部還出現蚜害“黃塘”。同時蚜蟲還是玉米矮花葉病、小麥黃矮病等病毒性病害的媒介昆蟲,在麥子收割離田后,大量蟲源落地或附著于麥茬,很快又會轉移到新栽棉苗上繼續危害。
因此,當地農技部門要求棉農認真踏田查看,選擇對路藥劑,迅速開展防治,切實控制蚜蟲快速增長的勢頭,-方面確保麥子的安全生長,同時降低玉米矮花葉病、小麥黃矮病等病毒病流行和轉移蟲源危害新栽棉苗的風險。對此,農技專家建議蟲情較嚴重的前茬麥子要用藥治蟲后收割,具體的技術措施是每畝選用 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30克,或選用60%烯啶蟲胺可濕性粉劑6克,或選用50%氟啶蟲胺腈(可立施)水分散粒劑2-2.5克,或選用22.5%氯氟? 啶蟲脒可濕性粉劑(萬恒)30克,采用機動彌霧法每畝對足水量20公斤,采用電動噴霧器每畝對足水量30公斤。施藥時每15公斤藥液加入有機硅助劑如絲潤 5克,可以顯著提高防治效果。
專家指出,蚜蟲是棉花病蟲害中的大敵,若不重視棉花幼苗期的防治,將影響壯苗早發,因此,主產棉區務必提高警惕,堅決控制蚜蟲危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