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報道,聶寶申是濱州市濱城區的一位種糧大戶,剛剛過去的2013年,對于承包耕種了50畝良田的他來說,有點不太順,由于澇災和風災,他種植的玉米、
遇天災農作物減產 參保農民拿不到賠償
聶寶申是濱州市濱城區三河湖鎮瓦屋聶村的村民,從2013年7月開始,他承包種植的50畝農田,因為持續降雨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澇災。其中,這片面積為一畝半的棉花地災情較為嚴重,往年這片棉花地畝產都在500斤左右,而去年卻近乎絕產。
聶寶申粗略計算了一下,拋開人工不說,光是種子、化肥、薄膜以及耕地的成本,這片棉花地的損失就在400塊錢左右。而除了棉花減產嚴重,由于澇災和風災的影響,他種植的玉米和小麥產量相比往年是少之又少。
聶寶申告訴記者,作為村里的種植大戶,去年他所有承包的耕地都參保了農業政策性保險。可到現在,他一個子的保險賠償也沒見著。“我的麥子都倒伏了,整整六畝,補償我折上一分錢沒有,我不知道為什么。”
參保容易賠付難 賠償標準成了糊涂賬
而類似聶寶申這樣的遭遇,在瓦屋聶村也絕非個例。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瓦屋聶村的村民絕大部分都參加了農業政策性保險,可有部分村民至今沒有得到任何的保險賠償。而即便是拿到了保險賠償的村民,對于賠償的標準,也是一筆糊涂賬。
村民們告訴記者,對于當初村里要求繳納這個農業政策性保險的保費標準是玉米小麥一畝2塊錢,棉花一畝地5塊錢。可投保之后出現天災,而不賠償又遲遲不到位,這讓很多村民意見紛紛。
“投保的時候,光吆嚯叫你們拿上錢,啥也沒有,根本也不知道啥,也不知道保啥,也不知道賠多少錢,根本不知道,一概不知,也沒公示,老百姓是一塌糊涂。”一位村民這樣說。
無公示無告知 村民投保容易維權難
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由于從投保到出險再到查勘定損賠付的整個過程中,沒有公示、沒有告知、也沒有任何的單據,村民們對自己投保的權利一無所知,更談不上怎樣去維護自己的保險權益。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委,聶寶申多方打聽,終于了解到瓦屋聶村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是由一家名為安華農業保險有限公司承保的。隨后,記者隨同聶寶申和幾位村民代表一起,找到了這家保險公司了解情況。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3年的保險賠償按照絕產和減產程度,濱城區每畝受災小麥的賠償額度定為60元和33元兩個檔次。棉花和玉米的賠償也按照受災情況具體而定,同時這位工作人員也特別強調,農業保險的賠償只是一個成本保險。
“比方說玉米是吧,300塊錢,你就如論如何,你就是受了多少災,我就給你賠到300塊錢,這就頂天了。咱就是賠種子錢,化肥錢,賠這個錢,你總共才2塊錢嘛。咱(濱州)三四家公司都比著做,差不多都是一個數,今年你像他們在無棣看棉花的時候,你知道狠到什么程度,只要掛了一個套,也不算絕產。”
交談中,這位工作人員向村民代表出示了一份山東省農作物種植成本保險投保須知,而這也是聶寶申一行人**次看到關于農業保險的告知書,至于為什么聶寶申沒有拿到保險賠償,這位工作人員坦言,由于受災面積較大,濱城區的查勘定損工作基本是由個鄉鎮自行查損上報,保險公司則是按照鄉鎮上報的數目來進行賠付。
隨后,聶寶申一行又來到了濱城區三河湖鎮政府,試圖了解保險賠償的相關情況。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告訴聶寶申,鎮里的主要領導都開會去了,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就這樣,聶寶申找了一大圈,還是沒有弄明白自己的保險賠償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保險掛鉤小麥補貼 自愿投保變“捆綁”
而除了保險賠償的問題,瓦屋聶村的村民們還得面臨一個讓他們更困惑的問題:“你不拿保險,不給你麥子補貼。”
聶寶申告訴記者,自己原來曾經是村委會的一員,除了現在的農業政策性保險,還有一個家庭財產保險,這些保險都和國家發放的小麥補貼掛了鉤。
“鎮上就交待了,(入保率)必須拿到85%以上,拿不到不行,就你的工作不行了。”
針對保險和小麥補貼捆綁掛鉤的問題,聶寶申和記者隨后又找到了濱州市濱城區農業局反映情況。濱城區農業局工作人員就此回應:“投保入保都是自愿的。”
“國家是好政策,可到了下邊沒有。”有意外保險、卻無公示告知,明明自愿投保,卻成了捆綁強制,這樣的保險,讓人實在有些費解。村民道出了自己的疑惑:“這個保險要是這么難得話,我覺得這個保險就不保險了,為啥不保險,還得路費,還得耽誤工夫,根本就是不保險,我認為是不保險,這么好的政策,這不保險是出了什么問題啊?”
保險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的意外保障,不過對于瓦屋聶村的村民來說,這樣的保險卻是一本地地道道的糊涂賬,程序混亂、硬性捆綁、如此保險實在是難以“保險”,問題到底出在哪,又將如何解決,我們將拭目以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