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位于蘭溪的浙江佳而美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服裝面料的棉紡品企業(yè),“我們公司今年進口棉紗價值大約1000多萬美元,占棉紗采購量的30%-40%,進口棉紗比國內棉紗便宜得多。”公司董事長徐建忠說。
這種成本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有企業(yè)計算,一些來自于印度、巴基斯坦的低支品種棉紗,其價格甚至比國內的
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81.94萬噸,同比增長48.18%。在此前的2012年,我國全年進口棉紗152 0173 3840.79萬噸,增長68.93%。
利用內外棉紗價差降本增效
“今年我們公司采購的棉紗價值大約9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棉紗價值3億多元。”浙江立馬云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樹根說。
“國內紡織企業(yè)越來越多地選擇進口棉紗,主要和企業(yè)產品競爭力有關。”章樹根說,“國內的紡織產品有三到四成是出口的,由于國內棉花收儲政策對 棉價形成“托底”,國內棉價長期高于國際棉價,前期拋儲的價格是19000元/噸,國際棉價大約14000元/噸,由于配額限制,許多企業(yè)實際上無法大量 采購低價進口棉花,就影響到出口企業(yè)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章樹根說。
相反,進口棉紗不受配額限制,價格也便宜,“一些品種的進口棉紗,相比國內棉紗價格便宜三四千元。”章樹根說,“在蘭溪,棉紡企業(yè)一年用紗量達到60萬噸左右,采用進口棉紗,對于企業(yè)來說就能轉化為成本優(yōu)勢。”
此外,國內高用工成本,人民幣持續(xù)升值,國外相對低價的對口產品資源增多,多種因素都使進口紗需求持續(xù)增長。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的棉紗資源,受到國內紡織企業(yè)熱捧。
進口棉紗需注意質量問題
日前在杭州舉行的一次進口紗論壇上,許多與會者認為,進口棉紗是國內紡織業(yè)結構性調整的需要,目前國內企業(yè)進口的紗線品種,大多是低支純棉紗線,而在高支紗、高密織物等中高端產品領域,中國還是保持**優(yōu)勢,同時進口紗入境加速了產業(yè)淘汰升級的進程。
“國內的棉紗產能實際上也存在過剩,下游的紡織企業(yè)采用進口棉紗,處于上游的一些棉紗企業(yè)將面臨退出或者產業(yè)轉移。”章樹根說。
徐建忠說,今年公司從越南采購的一批進口棉紗,就來自于中國企業(yè)在當地投資的企業(yè)。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進口棉紗增長雖對部分國內企業(yè)帶來沖擊,但從全球視角來說,已成大勢所趨,預計未來兩年,進口棉紗還會大量增長,進入高速發(fā)展階段。
不過,章樹根提醒說,棉紡企業(yè)大量采用進口棉紗,需要注意質量問題。“我們曾碰到過一批進口棉紗,存在纖維長度不足等質量問題。一般企業(yè)采購國 外棉紗是通過貿易商,對訂單生產和運輸的監(jiān)督比較難,各個批次可能存在品質差異的風險,而一旦遇到質量問題,要跨國索賠就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
1、檢測行業(yè)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