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記者從農業部了解到,截止到目前,今年獲批進口的轉基因農作物共包括三種大豆、兩種玉米和兩種
以上七種作物的用途均為加工原料,分別為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先正達農作物保護股份公司和巴斯夫農化有限公司進口。其中,孟山都遠東有限公司為轉基因作物進口大戶,2012年至今獲批的大部分進口轉基因農作物都由其送審。
前述七種轉基因農作物的進口有效期自2013年起,截止日期到2016年或2018年不等。
記者在2012年轉基因生物審批情況表上看到,去年共有12種轉基因農作物通過審批,包括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主要轉基因特征為抗蟲和抗除草劑。這份審批表已于6月18日在農業部網站上公開。
轉基因農作物的進口審批主體為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它為獲批通過的農作物發放字頭為“農基安證字”的審批編號。
我國已批準八種轉基因大豆進口作為加工原料
轉基因作物一直是媒體和民眾關注的焦點,就上述轉基因作物批準進口,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于發近日通過農業部網站表示,我國對這三個轉基因大豆新品種的安全評審非常慎重,從申請到獲得證書已歷時三年。
彭于發表示,如抗除草劑大豆CV127,是2010年3月向農業部提交申請,組織開展了真實性、食用安全、環境安全的相關驗證試驗,2012年 3月完成試驗后,遞交了安全證書申請,經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評審,農業部于2013年6月13日批準發放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 書。其他轉基因作物的情況也類似。
對業內擔憂的進口量問題,彭于發解釋,大豆進口本身沒有配額等貿易措施限制,進口量的高低是市場行為。根據國內的需求量,近年來每年大豆進口都達到5000多萬噸,按現有的品種和技術水平來測算,需要4億多畝的耕地種植,而我國沒有這么多的后備耕地資源。
近年來我國進口大豆的數量連年上升,至2012年,進口大豆的總量已達到5838萬噸。從152 0173 3840年至今,我國一共已批準八種轉基因大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
中國為轉基因農作物種植第六大國
對于轉基因農作物的安全性,一直存在激烈爭議,科技界也未有定論。贊成者認為,經過多年的栽培實踐和技術改良,大量的轉基因農作物已被證明對人體和對環境都安全無害,反對其推廣更多是出于對轉基因的不了解和傳統農業勢力的“妖魔化”。
而反對者則認為,轉基因農作物誕生至今時間不長,還不足以證明它對人體和環境無副作用,而大量轉基因作物的進口也容易沖擊傳統農業。
由于轉基因作物優勢和爭議均*其明顯,我國目前對境外轉基因作物采用保守進口制,即實行審批制下的有限進口,審批的內容包括作物的環境安全性、 使用安全性、安全等級以及境外批準狀況等。此外,目前對轉基因糧食作物的商業化尚未放開,也不允許轉基因糧食種子進口后實行商業種植。
根據今年3月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發布的年度報告,全世界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前五名國家分別為美國、巴西、阿根廷、加拿大、印度,第六位則是中國,國內種植面積約400萬公頃,主要為抗蟲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