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廣交會第三期開幕
加大設計投入,向高端市場要利潤
備受關注的第113屆廣交會第三期昨日起至5月5日繼續在琶洲展館舉行,主要展出紡織服裝類、鞋類、醫療保健類及食品類等產品。昨日,新快報記者從廣交會上了解到,由于低端產能向東南亞轉移,中國服裝企業在基礎服飾上的價格優勢盡失,不少企業開始尋求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法,而前段時間“例外”走紅更加堅定中國服裝企業加大設計投入力度的決心。
傳統代工優勢不再
申達股份進出口二十三部負責人劉佳對記者表示,“彭麗媛效應”和“例外”走紅,給了中國服裝企業一個巨大鼓舞。“雖然目前數據上并未明顯反映出國外客商因為"彭麗媛效應"而加大訂單量,但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鼓舞了中國服裝企業告別傳統代工和低價值的出口發展路徑,向以內需為主、追逐個性化和高端利潤轉型。”
不過,“彭麗媛效應”只是中國服裝提高附加值的誘因,真正迫使中國企業轉型的則是東南亞制造業的崛起。
劉佳表示,服裝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但近年來國內勞動力成本高企,然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工人成本僅是中國國內的1/3左右,讓中國紡織服裝企業無法與東南亞國家的同行拼價格。中山絲綢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簡海英也表示,東南亞國家依靠成本優勢迅速崛起,分流了企業不少的訂單量,尤以美國訂單*為顯著,保守估計占企業總訂單量的10%左右。
增加附加值尋求突破
“設計是未來服裝出口的趨勢,沒有設計的中國服裝將很難獲得訂單。”常州對外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文新表示,東南亞國家基礎配套設施和生產效率遠不如中國,目前只能生產低質低價產品,對于生產中高端產品的企業影響不大,這也決定了中國外貿企業不能和東南亞國家拼價格,必須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方式實現中國紡織業的突破。
而這也正是當前不少中國出口企業選擇的方式。記者巡館時發現,基礎服飾展品幾乎在廣交會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設計精美的服裝,就連牛仔褲、襯衫等在設計上也被增添不少時尚元素。
劉佳表示,此前公司每年會在廣交會上推出上百款新服飾,每年的設計預算約為500萬元,“今年預計在此基礎上增加設計預算10%,并與國外設計團隊合作,設計更時尚的服飾。”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