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統籌兼顧加強調控
?????????????????????????切實做好2012年度
??????????????????????????——在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張曉強
同志們:
????新的棉花年度已經開始。經國務院批準,今天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工信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總社、農業發展銀行八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召開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2011年度棉花工作,分析2012年度棉花形勢,并部署工作。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2011年度棉花工作回顧
????在剛剛過去的2011棉花年度(2011年9月至2012年8 月),國內棉花豐收,紡織增速下滑,棉花需求有所減少;全球棉花增產,外棉價格下跌,內外棉價差擴大,保障棉農收益、穩定紡織發展的壓力加大。在國內外棉花形勢變化較大的情況下,國家統籌運用多種調控手段,合理把握調控節奏和力度,穩定市場預期,較好地保護了棉農利益,保障了紡織用棉需要。一年來,國務院各有關部門、單位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努力,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保持了棉花總量平衡。2011年棉花種植面積增加,農業部門加強指導和管理,大力開展高產創建,棉花生產取得豐收。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7560 萬畝,比上年增加3.9%;產量660萬噸,增加10.7%。根據新疆棉運出數量測算,棉花實際產量720萬噸左右,比上年增加50萬噸,增幅7.5%。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紡織增速放緩,加上化纖替代增加等因素,棉花消費量減少,2011 年度棉花消費900萬噸左右,產需缺口152 0173 3840萬噸左右,同比均減少100萬噸。為保障市場供應,彌補產需缺口,并考慮臨時收儲和投放等情況,國家把握節奏分三次發放2012年棉花進口配額340萬噸,今年1—8月進口棉花377萬噸,同比增加123%;全棉花年度進口544萬噸(含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口160萬噸,增加176%),增加111%。為保障接新前市場供應,近期還投放了部分上年度臨儲棉,中央財政承擔了儲備棉的購銷價差虧損。合理安排進口和儲備投放,滿足了紡織用棉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紡織企業原料成本。
????(二)落實了臨時收儲政策。2011年度是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實施的**年。為使收儲政策廣為知曉并穩定市場預期,在去年3月份國家公布19800元/噸的收儲價后,有關部門、行業協會和產棉區地方政府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同時開展相關企業和庫點人員的培訓。去年新棉上市后,市場棉價低于臨時收儲價,國家及時啟動了臨時收儲。為確保棉農受益,中儲棉公司布置各庫點認真查驗交儲企業收購單據,嚴格執行皮棉收儲價和
????(三)加強了購銷調運工作。產棉區政府和有關單位高度重視棉花收購工作,引導棉農及時采摘新棉,合理把握交售時機,指導棉花企業積*有序收購籽棉,均衡加工銷售,協調所在地大型棉花流通企業和用棉企業發揮市場影響力,積*購銷新棉。農業發展銀行大力支持棉花收購,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保障企業棉花收購資金的需要。工商、質監部門進一步加強市場管理和質量監督,嚴厲查處擾亂棉花市場秩序和損害棉花質量的行為,棉花加工企業質量意識提高,棉花流通秩序較好。棉花協會等行業組織加強了信息引導和行業自律。鐵路部門克服今年一季度新疆惡劣氣候的不利影響,積*調配運力并適時開展搶運工作,新疆自治區政府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加強對新疆棉外運的組織工作,財政部門繼續對新疆棉出疆給予運費補貼。2011年度,累計運出新疆棉298萬噸,同比多運66萬噸,增幅28.4%,需外運的新疆產商品棉全部運出,保障了國內紡織企業使用中高等級棉的需要。
????(四)進一步深化了棉花流通體制改革。各地各有關部門繼續貫徹國務院確定的“一放、二分、三加強、走產業化經營路子”的方針,進一步深化棉花流通體制改革。棉花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棉花企業加快改革步伐,在競爭中優化組合,一批龍頭企業逐步壯大。在2011年度的臨時收儲中,中棉集團等大型骨干棉花企業利用加工點多、面廣的優勢,帶頭掛牌收購,與中儲棉公司簽訂大單交儲合同,積*發揮了示范和引導市場的作用。各地繼續積*推進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在棉花加工設備改造和儀器化檢驗等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截止今年8月底,國家規劃的2400家棉花加工企業基本完成了技術改造,棉花加工業新格局形成;開展儀器化公證檢驗服務的承檢機構達到89家,區域分布合理,基本滿足了全國棉花檢驗需要;全年度儀器化檢驗棉花556萬噸,占產量的近八成,其中西北棉區(新疆、甘肅)基本全部實現儀器化檢驗。
????二、2012年度棉花工作面臨的形勢
????近一個時期,我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對2012年度棉花市場形勢進行了多次分析和研究,并組織聯合調查組到棉花主產省區進行了調研。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對2012年度棉花市場形勢有以下幾點基本判斷:
????(一)棉花產量下降。今年春播前,國家公布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20400元/噸,比上年度提高600元/噸,對穩定棉花生產起到了積*作用。但受種棉比較收益下降、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響,今年棉花播種面積有所下降。據農業部門*新調查,今年棉花種植面積7255萬畝左右,同比減少301萬畝,減幅4%。除部分產區前一段受臺風影響造成倒伏和蕾鈴脫落外,其它大部分產區氣候基本正常,棉花長勢良好,如后期不出現災害性天氣,有望獲得較好收成。預計全國棉花實際產量690萬噸左右,比上年減少30萬噸,減幅4.2%。
????(二)棉花需求不旺。目前看,歐債危機短期內難有轉機,美國、日本經濟復蘇形勢也不明朗,國內經濟還沒有形成穩定回升的態勢,紡織生產出口短期內恢復較快增速有一定難度。受此影響,加上內外棉價差較大導致化纖替代增加等因素,棉花需求與上年度相比不會有明顯增長,產需缺口將比上年度有所擴大。
????(三)國內棉花市場能夠保持平穩運行。一是有收儲政策支撐。2 01 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已于9月10日啟動,收儲成交量逐漸增加,市場棉價穩步回升,目前為18700元/噸左右。隨著新棉大量上市,預計收儲量將會繼續增加,國內棉價有望繼續回升并接近收儲價。二是國家調控能力增強。經過去年收儲,國家儲備棉庫存增加較多,儲備棉結構更趨合理,增強了調控市場的物質基礎。三是國際市場資源充裕。據
????2012年度棉花工作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一是棉花臨時收儲面臨較大壓力。到8月底,國家儲備棉庫存已達歷史*高水平,倉容較為緊張。由于新棉集中上市期間會出現階段性供大于求,加上目前市場價仍低于收儲價,而紡織需求短期內難有明顯好轉,預計棉花加工企業將會以交儲為主,隨著收儲數量增加,倉容不足的問題會更加突出,相關的工作任務及銜接配合的難度也將加大。部分主產區特別是
????三、切實做好2012年度棉花工作
????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影響棉花市場穩定運行的不確定因素較多,新年度棉花工作的任務重、難度大。做好本年度的棉花工作,必須堅持統籌工業和農業、產業上下游、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原則,兼顧保護棉農利益和保障紡織用棉需要,一方面切實落實臨時收儲政策,抓好新棉收購,確保不拒收、不限收、不壓級壓價,保持棉花市場平穩運行和價格基本穩定;另一方面,加強棉花市場調控,把握好進口和儲備投放的關系,保障市場供應,穩定紡織生產和出口。重點要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落實臨時收儲政策,確保敞開收儲,切實保護棉農利益。一是安排好收儲庫點。目前中儲棉公司已布局了近 400萬噸倉容,以備收儲使用。下一步,要根據新棉上市進度和交儲情況,及時做好后續庫點的安排工作,確保交儲高峰期間入庫進度正常。后期如交儲量增加較快,要繼續千方百計挖掘社會倉庫潛力,在倉容不足的地方要搭建簡易露天儲存設施,確保敞開收儲順利進行。二是加強監督檢查,防止壓級壓價。要繼續嚴格執行皮棉臨時收儲價和籽棉收購參考價掛鉤的辦法,中儲棉公司各庫點認真查驗交儲企業收購單據,產棉區政府要加強對交儲企業收購籽棉情況的監督檢查,組織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壓級壓價收購棉花的坑農行為,棉花協會、棉紡協會等行業組織要配合實施輿論監督。三是保障資金供應。人民銀行將按照國家政策需要,合理確定農發行貸款規模,引導農發行優化配置信貸資源,保障棉花收購、收儲資金供應。農業發展銀行及時安排信貸計劃,確保臨時收儲資金及時、足額、有序供應,對交儲企業的資金需求要重點保障。四是積*發揮骨干企業作用。產棉區地方政府要引導當地大型棉花企業利用加工點多、面廣的優勢,帶頭掛牌收購,積*發揮示范和引導市場的作用。在新疆等主產棉區,為緩解儲備倉容緊張、加快棉花收購進度,對于經營規模大、市場影響力強、倉儲條件好的大型棉花骨干企業,由中儲棉公司與其直接簽訂大單收儲合同,收儲后棉花存放在該企業倉庫,并負責儲存安全。五是切實防止“轉圈棉”。由于9月份銷售了部分上年度臨儲棉且銷售價低于本年度收儲價,為避免出現“轉圈棉”,有關部門出臺了《防止投放的國家儲備棉出現“轉圈棉”問題的暫行規定》,對儲備棉購買資格、提貨、運輸、使用以及棉花交儲等各個環節進行全程監控,并建立抽查、舉報監督、獎懲、責任追溯等機制。要切實執行有關規定,把事先把關、事中監控、事后處罰結合起來,形成防范和打擊“轉圈棉”的高壓態勢。六是加強部門、地方協同配合。農發行、交易市場、中纖局、中儲棉公司等各相關單位要進一步加強溝通,做好資金安排、交易、檢驗和結算等各項工作。產棉區地方政府要組織地方相關部門支持和配合中儲棉公司及庫點的入儲工作,引導地方大型棉花企業帶頭積*收購,加強對收購秩序和“轉圈棉”等問題的監管,確保收儲有序進行。
????(二)做好保供和調控市場工作。一是抓好儲備棉投放。為保障接新前紡織用棉需要,國家于9月3日一29日以18500元/噸為底價向市場投放了49.4萬噸儲備棉。要繼續做好儲備棉出庫等后續工作,保持市場平穩運行。本年度臨時收儲結束后,根據市場運行和紡織需求情況及時研究臨儲棉投放。二是利用好國際市場棉花資源。待棉花生產、消費形勢進一步明朗后,有關部門將抓緊研究2013年棉花進口總量計劃,適時、適量發放進口配額,滿足紡織需要。各地發展改革委要結合棉紡企業產能產量核查工作,認真做好明年進口配額的申報工作,對已經停轉產或產能不達標的企業以及非棉紡企業,一律不得申報;對新提交申請的企業,要逐一現場核查產能。三是協調好新疆棉運銷。鐵路部門將繼續組織好新疆棉外運,在購銷高峰期重點滿足紡織企業已購買的商品棉出疆的需要,并插空安排調運收儲的新疆棉出疆以騰出倉容。農業發展銀行將加強監管,積*配合做好新疆企業農發行貸款形成的棉花移庫工作。財政部門將繼續對出疆棉花鐵路運輸給予補貼,并研究對經公路調運新疆棉給予補貼,以緩解鐵路運輸壓力。四是完善調控機制。各地要進一步健全部門會商協調機制,密切監測分析形勢,完善棉花產需數據統計,規范信息發布。產棉區發展改革委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加強對棉花工作的組織協調,及時發現和解決棉花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中國棉花協會和棉紡織行業協會要繼續加強信息服務和行業自律。
????(三)加強棉花市場和質量監管。產棉區地方政府要組織有關部門嚴把棉花市場主體準入關,加強對棉花收購行為的監管,嚴厲打擊無證照經營等違法行為,維護正常的棉花流通秩序。棉花質量監督機構要依法加強棉花質量的檢查,加強收購加工環節質量監督管理,打擊棉花摻雜使假等質量違法行為。產棉區地方政府要引導棉農和農村經紀人科學采收、整曬清雜、分等分級交售,加工企業分等分級收購加工,切實抓好排除異性纖維工作,提高國產棉花質量。棉花協會要進一步規范塑鋼帶及打包機市場,引導督促企業加工重量符合標準要求的合格棉包,切實降低棉包崩包、炸包率,并配合鐵路部門做好棉花運輸火災防治工作。為促進棉花流通的現代化,我委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編制全國棉花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希望各地和相關部門予以積*支持配合。
????(四)繼續深入推進棉花質檢體制改革。各地要繼續做好棉花加工企業技術改造的收尾工作,棉花生產區域發生較大變化的地區,要動態調整完善棉花加工業布局,確保全覆蓋、無遺漏。產棉區地方政府要借助臨時收儲只收大包棉的政策,加快引導小包型棉花加工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有序退出市場。今年儀器化檢驗量可能超過上年,各纖檢機構要妥善組織好大包型棉花特別是交儲棉花的儀器化公證檢驗工作,進一步改善檢驗服務。全面采用儀器化檢驗的新棉花質量標準將于近期公布并于明年9月份正式實施,中纖局、棉花協會等單位要妥善做好新標準實施各項準備工作,制定發布新標準下棉花計價參考辦法,頒布與之相適應的國內棉花貿易規則,并加強宣傳推廣,實現新舊標準的平穩過渡。棉花協會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大包型棉花進入專業倉儲辦法。要加快棉花儀器化檢驗結果在紡紗配棉上的應用推廣,繼續大力引導紡織企業采購使用大包型棉花。
????(五)扶持發展棉花生產。切實加大對棉花生產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加強新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優質棉生產基地建設。繼續大力開展棉花高產創建,提高我國棉花綜合生產能力。加強棉花優良新品種選育、示范、推廣工作和棉花品種更新換代步伐,擴大優質棉花種植規模。加快研發推廣棉花移栽、采收機械及配套品種和技術,提高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為穩定棉花生產,我們將根據今年執行情況進一步總結完善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并研究扶持棉花生產發展的長效機制。 ’
????(六)促進紡織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在當前國際市場需求不暢、我紡織出口比較困難的情況下,要在力爭穩定國際市場份額的同時,弓f導企業積*開拓國內市場,擴大紡織品內需。當前也是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利時機,要繼續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支持紡織企業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的研發,加快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要提升紡織產業集中度,加快自主品牌建設,逐步實現由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
????同志們,2012年度棉花工作面臨的形勢非常復雜,做好當前和全年度的棉花工作,對促進棉花和棉紡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單位統一思想,加強領導,明確任務,密切配合,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