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據了解,棉鈴蟲屬于鱗翅目夜蛾科雜食性昆蟲,在我市主要以幼蟲在
據市植保部門調查統計,目前我市部分玉米田棉鈴蟲發生嚴重,全市平均蟲口密度48頭/百株,平均被害株率35%,全市發生面積35萬畝左右。
市有關部門專家告訴記者,當前,我市玉米正處于灌漿期,也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害蟲食料充足,特別是隨著蟲齡增大,食量增加,危害將更加嚴重,必須抓緊防治。
其防治方法有兩種。一是人工剪花絲:由于玉米雌穗花絲已授粉變紅開始萎蔫,棉鈴蟲幼蟲尚未鉆入雌穗頂部咬食嫩粒時,逐株逐穗剪掉玉米雌穗苞葉空尖部分,并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可顯著降低雌穗被害程度,操作簡單,控害效果顯著。二是藥劑防治:可用80%敵敵畏10倍液滴于有蟲的穗軸頂端苞葉內,熏蒸毒殺其內幼蟲,每株用藥液1毫升,或1.8%阿維菌素乳油,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用20%氯蟲苯甲酰胺(康寬)5毫升、20%氟蟲雙酰胺(壟歌)4克噴霧防治。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