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午后,受國儲棉將拋售100萬噸傳聞影響,近幾個交易日維持振蕩走勢的鄭棉期價“跳水”,主力152 0173 3840合約一度下跌590元/噸,跌幅超過3%。尾市棉價雖然有所反彈,但仍下跌265元/噸,市場情緒*度低落。
棉花拋儲傳聞又起
金石期貨棉花研究員于麗娟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國儲棉拋售的傳聞又起令棉價“很受傷”,此次市場傳聞國儲棉將拋售100萬噸。其中,陳棉30萬噸,拋售價格為15000元/噸;2011/2012年度收儲的棉花70萬噸,拋售價格為18500元/噸。雖然該傳聞還有待相關部門確認,但對于本就已“如履薄冰”的棉價來講,就是壓垮它的“*后一根稻草”。另據了解,當日市場還傳聞國儲棉是拋售30萬噸,同時有關部門還要增發40萬—50萬噸進口配額。
目前,由于紡織品進入銷售淡季,紡企成品庫存高企,加之人工成本上升較快,國內紡織企業停工數量進一步增加。而價格低廉的進口棉紗仍在大量涌入國內市場,同樣價格低廉的進口棉花大量囤積在港口,棉花進口配額轉讓價格一度被炒到了4000元/噸,國內棉花產業狀況令人十分擔憂。在此背景下,國儲棉收購與拋售就成為了市場關注焦點,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棉價的大幅波動。
紡織行業困境仍無改善
“6月初至7月中下旬,棉市整體保持穩定,市場形勢沒有繼續惡化,但需求也沒有太大改善。”南證期貨棉花研究員徐蔚告訴記者,雖然棉花上游行業有所穩定,但下游的紗廠無論規模大小都普遍虧損,區別僅是虧損幅度而已。他接觸的一家擁有3萬錠產能的企業,每月虧損都在10萬元以上,這相當于該企業全部工人一月的工資。該企業負責人稱,如果徹底停工,虧損能少一些,但為了留住工人,企業一直在苦苦支撐,可以說當前的紡織行業狀況比2008年還要糟糕。
弘業期貨農產品(5.18,-0.16,-3.00%)研究所所長郎騁成認為,高價棉花對紡織行業的傷害仍在繼續。根據他們近期對江蘇部分紡織企業的調查,紡織行業整體低迷的格局仍未改變,企業關停的范圍正在從中低端紗廠向中高端紗廠蔓延。
棉價上行短期面臨較大阻力
紡織行業不景氣導致棉花庫存居高不下。相關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內地103家棉花倉庫的商品棉周轉庫存量為72.6萬噸,環比減少4.6萬噸,同比增加21.3萬噸,同比增幅超過40%。與此同時,港口棉花數量也非常可觀。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9月至2012年6月,我國共進口棉花472.86萬噸,較上年同期的221.07萬噸增長113.9%。另外,今年7月初,國內棉花工業庫存為75.7萬噸,環比繼續下滑,但棉花工業庫存可使用天數卻增加至36天,已經回到了正常水平。
郎騁成稱,當前紡織企業新購棉花更多是寄希望于國家收儲行情的出現,這種非需求拉動的消費是不可持續的。無論拋儲或者發放配額的傳聞是否屬實,棉花價格在9月收儲開始之前都面臨較大的上行阻力。后期在國內棉花不出現較大幅度減產的前提下,國內棉價要么徹底跌至與進口棉花價格接軌,要么等待新年度收儲開始后再上漲,除此之外很難找到支持棉價上漲的理由。
“目前,棉市基本面依然較弱,也已經不是主導棉市的主要因素。隨著新年度收儲期越來越近,市場博弈更多集中在對政策的預判上。”徐蔚表示,當前市場傳出拋儲的消息,這種傳聞與收儲政策本意明顯相悖,但仍能對棉市造成很大的壓力。后期政策如果無大的變動,棉價仍會向收儲價靠攏。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