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近兩年棉價暴漲暴跌
近兩年來,國內棉價陷入了暴漲暴跌的怪圈。從2010年9月開始,棉價從1.8萬元/噸飆升至3萬元/噸,*高達到3.4萬元/噸。2011年 9月開始,又從3.4萬元/噸狂跌至2011年12月的1.9萬元/噸。近期,棉花期貨、現貨價格均跌至年度*低點。截至22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為152 0173 3840,328級棉全國加權均價為152 0173 3840元/噸。
“每噸3萬多元本來就是虛高?!弊蛉眨縿撟稍兠藁ㄐ袠I分析師孫立武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量游資涌入炒作是推手。孫立武分析,國內需求一直保持在800萬噸左右,加上進口數量,供應遠大于需求。在下游終端市場,國際消費市場復蘇乏力,整個棉紡產品產量較往年大幅縮水,市場需求疲軟,也在一定程度上拖低了棉價。
高進低出中小企業遭殃
棉價持續走低,對下游紡織企業卻并非利好消息。
周偉是合川和益紡織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公司長期出口坯布到 中東市場,近期一直下跌的棉價讓他心慌?!昂芏嗳苏J為,棉價降低對紡織企業是利好,但實際上給企業帶來不少風險。”周偉說,棉價下跌將傳導到下游生產棉 紗、坯布和服裝的紡織企業,出于“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紡織企業會減少訂單,而棉花需求減少,棉價就會繼續下跌,產生跌價循環。同時,客戶也會以此為理由 壓低產品價格。“現在我們面臨的選擇是,要么停產保本,要么虧本保市場。”周偉苦笑著說。
國內棉價仍然偏高
“棉價對于紡織企業的影響,*主要的還是來自國內國外棉花價格倒掛,削弱了出口企業的競爭優勢?!睂O立武表示,國內紡織企業用棉成本比國外紡織 企業高,出口紡織品價格卻與國外產品保持同等價格,巨大的用棉成本差異正在削弱國內紡織品、服裝等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由此導致出口增速降低,外單流失 情況加劇。
記者了解到,除了優先選擇進口棉紗,尋找其他替代品也成為企業減少風險的另一途徑。
重慶輕紡服裝商會秘書長李勇告訴記者,面對充滿變數的棉花
服裝價格不降反升
“棉價下跌,基本不會引起終端棉紡織產品降價。”重慶輕紡服裝商會秘書長李勇分析,以一件成衣為例,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正在下降,人力成本占比 則從原來的15%上升到30%,能源成本占比也從原來的10%上升到15%?!叭肆Τ杀竞湍茉闯杀緮D兌了原材料對終端售價的影響幅度?!崩钣抡f,對品牌服 裝企業更是如此,特別是定位中高端的品牌企業,由于產品附加值較高,原材料波動對他們的影響更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