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2012年新年伊始,各行各業都有各自新的打算,然而,由于2011年的
棉花地里摳不出幾個錢
1月5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口鎮南埂村,看到該村紅光組一戶人家門口堆放著不少碼得整齊的棉花稈,記者就走進了這戶人家。這家的主人叫楊景成,夫婦倆均已年過花甲,兒子常年在東北打工。
楊景成夫婦告訴記者,去年他們家一共種了8畝棉花,平均畝產約400斤,到了年底時發現,籽棉價格僅3.90元一斤,而全年花在購買化肥、農藥上的錢就有6000多元。老兩口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只有一萬元左右的收入,實在不劃算,今年不打算再種棉花了。
楊景成夫婦說,由于種棉花不掙錢,所以,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真正的棉農都是留守在家的老人。
單一種植制約了棉花產量
為了能了解更多的情況,記者來到南埂村廣成組。64歲的吳文德正在家門口收拾柴火,記者和他聊了起來。他說,今年只種了7畝棉花,化肥、農藥價格在漲,棉花價格卻一直在跌,掙不到錢!聊到興頭上,老吳還與記者一道來到他的地里。路上,老吳告訴記者,因為水利設施跟不上,他家種的棉花在生長過程中“要么干死了,要么淹死了”。他還說,他們現在的“雜交抗蟲棉”也不抗蟲了,原因是“我家打農藥,你家不打;你家打農藥,他家不打”,結果,“滅蟲”變成了 “趕蟲”跑!因此,老吳家的棉花畝產只有300多斤。老吳說,2010年他家還種植了十幾畝棉花,盡管當時每斤棉花賣到6元多,但因為產量上不去,也沒有掙到多少錢。
價格穩定才能調動積*性
記者走訪了安慶市棉麻公司。該公司袁良福副總經理告訴記者,2010年棉花收購價格曾穩定在6.20元-6.30元/斤;2011年由于棉花豐收、歐債危機造成國內紡織品出口下降等原因,棉花價格一路下滑,從4.40元-4.30元下滑到4.0元/斤。如果不是國家出臺了臨時收儲方案托市,棉花價格還要下跌。現在國家收儲皮棉152 0173 3840元/噸,折合籽棉約4.20元-4.30元/斤,大型的棉花加工企業有了利潤空間,就有了收購棉花的積*性。而棉農呢,化肥、農藥、人員工資都在上漲,棉花種植成本大大增加,棉花價格卻在一路下跌,棉農的利益無法保障,必將挫傷棉農棉花種植的積*性。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袁良福副總經理認為,2011年國家出臺了臨時收儲價,起到了穩定棉花市場的積*作用。希望國家要像糧食保護價一樣,在每年棉花下種前一個月,出臺棉花收儲價格,讓棉農心中有數,放心種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