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由于中印等新興經濟體已經步入工業化中后期,農業發展體現出深刻的變化:一是農業勞動力價格顯著上升;二是土地價格明顯上漲;三是城鎮化加速后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預計成本加速上升和需求剛性增長將推動農產品價格進入加速上漲周期,其綜合漲速將由過去10年的5%提高到10%左右。美元走弱促成國際商品期貨價格上漲,
?
市場情緒陷入狂熱階段
近期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其*大推動力來自于“從眾心理”——消費者、紡織企業、棉花生產加工商和金融類公司的從眾心理。以及整個國家的從眾心理: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在經濟運行的歷史軌跡中,存在不少理性行為以及貌似理性的經濟學表現失效的例子。比如,在2008年棉花和紗線價格下跌時,大家的購買意愿反而下降;銀行不愿意為更為便宜的棉花存貨放貸;在借貸成本降低時大家卻減少了涉棉貸款的額度。
經濟學存在的*大問題就是在經濟學家看來*為類似的兩種情況,卻可能以*為不同的方式演變,比如當前和2003年或1992年。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為什么經濟學是一種令人沮喪的科學。對我們來說,關鍵的并不是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重要問題是從眾心理在未來數月中給大宗商品營造的是一個再通脹還是通縮的環境。
?
大宗商品金融屬性將減退
從包括棉花在內的大宗商品基本面角度看,主要問題是新興市場的信貸環境和從眾心理。經濟學家預計全球GDP到年底將回到危機前的水平。不過,如果根據這些國家對大宗商品需求增長的貢獻來對GDP進行加權,則到年底大宗商品加權GDP勢將比危機前的水平高出12%。這也是未來幾個月大宗商品市場可能趨緊的一個重要原因。
目前多頭從眾心理也許還算強勁,但資本流動和信貸增長趨弱很可能會在未來數月抑制經濟活動和大宗商品需求勢頭。對信貸方面的擔心是:如果發達國家缺乏資本,這就意味著流向海外市場的美元有限(甚至出現一定的美元回流)。這將反過來影響外匯儲備的增長、限制國內銀行存款的上升并抑制貸款增長。**,外匯儲備增長大幅放緩,減速、幅度與信貸緊縮期間的水平相仿——而且與2004年中國出臺緊縮政策時的水平相當。其次,銀行存款增長出現下滑,貨幣供應增長也出現減速。我們還注意到工信部開始嚴肅執行降低能耗的舉措。我們了解到,高耗能產業被強行限電減產,使得唐山鋼鐵(唐山地區*大的國有鋼廠)產量下降了20%,首鋼(新廠搬遷到北京之外的曹妃甸)的產量削減了30%,擁有300立方米以下高爐的民營鋼廠則完全停產。以往,市場對于工信部是否會嚴格執行這些措施持高度懷疑態度。這些限電措施表明工信部這一次是認真的。短期內,這顯然有利于地區內的大型鋼廠,不利于原材料供應商。不過從更廣泛的角度看,這一政策具有滯漲性,我們懷疑這對未來數周內的政策出臺并無好處。同樣不利的還有中國的通脹數據。7月份CPI上漲3.3%,我國經濟學家汪濤預計8 月份這一數字將為3.7%。盡管升幅大部分來自于食品價格上漲,但數據的上升很可能使市場產生政府或延續8月中旬開始的強硬立場的擔憂。我們仍然認為投資者對待中國數據的態度應與以往聯儲緊縮周期時對待美國數據的態度一樣。住房銷售、房價或汽車銷售傳出的好消息對于投資者而言是壞消息,因為這很可能引發一系列強硬政策的出臺。
?
提高保證金促成棉價高點
目前全球紡紗廠表示紗價上漲難以和棉花齊頭并進,許多紗廠的利潤空間不斷壓縮,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限產或者依靠出售原料維持生產,這顯然是不能持久的。短期內,主產國的不利天氣可能使新棉上市延遲,或者影響到新棉產量和質量,價格應不至于持續大幅回落,但隨著北半球新棉的大量上市,棉價有可能進入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美國棉花公司的分析也認為,高棉價遲早將使棉花產量和消費量保持一致,但這需要很長時間的過渡。目前,高棉價已開始影響發達國家的零售消費,零售商正面臨價格難以順利傳導的問題。
從目前看,絕大多數利好因素已經被市場消化,但未來幾周如果出現天氣問題,棉花價格仍有望繼續上行。如果新棉產量基本正常,則棉價可能觸及短期頂部。從歷史角度看,1995年和2003年的12月棉花合約分別在95美分和85美分附近徘徊良久。雖然這并不意味著ICE棉花期貨的牛市即將結束,但棉價可能逐漸過渡到一個盤整時期,明年二、三季度才會重拾漲勢。不過空頭也不能期望過高,因為棉花市場基本面的支撐依然非常穩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