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自今年新棉開秤以來,棉價一路走高。面對飆升的棉價,自然是有喜者亦有憂者,喜者為棉農,因收入增多了而高興;憂者則包括了收購企業、紡織企業、服裝企業等,因為直接或間接的生產成本提高了。棉價的走高對于市場究竟會帶來怎樣影響,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
??? 收購企業不敢冒險高價收購
??? 自今年新棉開秤以來,冀南棉價一路走高。以雞澤縣為例,當地每斤
??? 10月7日下午,雞澤縣棉紡工業區人車稀少、門庭冷落,數十家收購企業暫停收購,只有一家企業謹慎收購。此種景象與前幾天車水馬龍,前來交售棉花者絡繹不絕形成對比。在上述這家企業門口,兩個小時只看到4個商販各帶著半三輪車棉花交售,結果無一成交。為何商販不賣給他們呢?對方回答:我轉悠**搭工夫不說,還賠油錢呢!這幾天下村買棉花不好買,棉農不知道近日棉花價格滯漲回落,我所出的價錢農民都不愿賣。前些日子,**可以收滿滿兩車(一車3000斤左右),如今轉了幾個村莊才收了這么幾百斤,就這跑了多個收購點都停收了,來到這里卻給4塊7,我收的成本價就是這個價,你說能賣嗎?
??? 據一家企業的負責人稱,前幾天收的棉花每斤5元錢左右,現在略微一跌就賠錢,這里的幾十家企業都是怕賠錢暫停收購,其實他們也不敢高價收購,價格壓低點,有愿意賣的我們就收點,收不到棉花,寧愿停產也不想冒高價收購的風險。(燕趙都市報通訊員邢銀田 記者邢云)
?
??? 棉農:價高產量高才有錢賺
??? “5.3元一斤,這是自己送到收購點上的價,如果上門收,是5.15元一斤。”滄州南皮的棉花種植戶老王告訴記者,今年種棉花算是賺著了,去年棉花價格*高時也沒有突破4元(每斤),而今年一直在5元左右。一畝地可以收獲四五百斤棉花,有2000多元的收入。
??? 不過,價格上去了,還得保證產量才行。“我們這片今年的產量受影響不大,像邯鄲等地,連續陰雨天使棉桃爛了不少,一畝地減產一兩百斤也是正常的,這樣下來每畝地的收入比往年還少了。”“據說,質量好的棉花甚至突破了6元/斤大關,所以,我這次只是賣了一部分,還存著一部分看看行情再賣。”老王說。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棉花種植戶看到今年棉花價格高,并不急于出手,都在觀望等待棉價繼續走高,所以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棉花不多。“這些都是正常的市場走向和市場心理,估計到年末,老百姓過年需要用錢時,棉花交易會出現一個小高峰。”河北省紡織行業協會有關專家說。
??? 雞澤縣邢堤村一位棉農則說,去年種了8畝棉花,今年只種了3畝。今年棉花價格雖然高,但產量太低了,往年每畝采摘五六百斤實屬平常,今年能摘400斤就是好的了,所以棉農大多不急于出手,還等著再次反彈上漲呢!
?
??? 棉紗企業:成*大*益者?
??? 據介紹,從棉花到棉制品,大致要經過這么幾道工序,棉花進入棉紡廠生產棉紗,棉紗再進入紡織廠生產坯布,棉紗或坯布進入服裝、襪子、毛巾等消費品生產企業。
??? 在整個鏈條上,棉紗價格的漲幅大大超過了棉花。按照中國**紡織網的數據計算,棉紗品種C32S今年1月的價格約為每噸2.1萬元,到6月底上漲至2.7萬元左右,漲幅28.6%;同期328級現貨棉價從每噸約1.5萬元漲至1.8萬元,漲幅20%,棉紗的漲幅遠高于棉花的漲幅,促成了棉紗企業業績大幅飆升。從2009年10月開始,全棉紗就瘋狂掀起上漲的波瀾。以32S普梳高配針織紗為例,帶票出廠報價去年10月份為152 0173 3840元/噸,今年5月份漲至30500元/噸,上漲12000元,漲幅為 64.86%。資料顯示,9月份,因棉花價格持續高位,同時旺季來臨,加之各廠家庫存壓力不大,造成全棉紗漲聲不斷,一個月內棉紗廠家報價漲幅超過 5000元的企業比比皆是。
??? 棉紗企業被稱為這波漲價里*大的“受益者”。一業內人士表示,以現在市場上3級地產棉帶票到場價格為19000元/噸計算,如果算上8%的損耗,以及5000元的加工成本和財務成本,32S普梳高配全棉針織紗的成本為25520元/噸,利潤空間接5000元/噸。事實上,更多的紗廠實際利潤空間還遠不止這些。
??? 半年報顯示,中國*大的紡織企業魏橋紡織今年上半年棉紗業務毛利率為15.7%,去年同期僅為7%,增加近一倍。業內人士分析,紡紗企業的良好收益來自棉花低價時積累了大量存貨。另外,由于下游服裝企業需求旺盛,紡紗企業的話語權今年變得較為強大。
?
??? 紡織企業利潤從10%降到了5% 不聞機杼聲
??? “按今年的行情,棉紗價格差不多兩三天漲一次,但是從紡織品的生產流程來說,從客戶下單到整理結束,通常需要兩個星期。兩個星期以后,原材料的價格完全不一樣了。”石家莊藁城一家小型紡織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一般先和客戶簽訂生產合同,再采購原材料生產,原材料的價格不可能完全體現到產品上來,“如果棉紗環節漲了30%,我們*多漲20%,剩下的10%只能自己消化。”作為中間商,他們只能犧牲一些利潤,以此保證銷售量。“就拿坯布來說,一米能漲上幾毛錢就已經不錯了,河北大部分企業的坯布都是低端產品,本來銷量就有限,在漲價的問題上更沒有話語權。”因此,在原材料上漲的背景之下,大部分企業的產成品“被迫”漲價的幅度不如棉花漲幅大,所以基本處于凈虧損的狀態中。
??? 據了解,隨著棉紗價格的大漲,紡織企業的利潤已經由在10%左右降到5%-6%。“不少同行今年虧得一塌糊涂,有的干脆就停產了。”該負責人說。如果價格漲得太離譜,下家就會吃不消。所以他們一般都會跟客戶溝通,相互分擔一部分費用,各自消化一點漲價的成本。如果實在堅持不下去,也只能面臨停產。
?
??? 服裝廠:提價、開發新材料消化漲價成本
??? 有業內人士稱,當漲價的浪潮傳導到服裝企業時,力道被大幅削弱。“服裝企業特別是品牌服裝企業消化成本上升的能力很強,打個比方,一件零售價1000元的服裝,成本可能只有100元,棉價的變動對這些企業影響不大。”
??? 那么,實際情況如何呢?“據我了解,有些服裝出口企業現在都不敢接訂單了。”石家莊一服裝出口企業負責人說,他們早已感到了“秋裝漲價”的壓力。今年以來,訂單剛剛上來,沒想到又遇棉花漲價、招工難引發的“漲薪潮”,讓很多服裝出口企業日子不好過。“我們都是六七月份才準備生產秋裝,剛好趕上了面料漲價*厲害的時候。所以,今年的出廠價肯定要提高。一條褲子,去年可能只要100元,今年起碼在130元以上。”石家莊一家服裝廠負責人說。
??? 事實上,這樣的故事并非中小企業個例,運動服裝品牌“李寧”,在今年6月曾宣布,今年第四季度的服裝產品零售價,將提高17.9%。而就在8月底,運動服裝品牌“特步”發布了半年報,其服裝類產品平均售價達到52.5元人民幣,半年時間平均漲了13.9%。
??? 與此同時,棉花價格上漲迫使一些紡織企業挖空心思開發一些新材料,以此降低產品中純棉的含量。莫代爾、竹碳纖維材料的內衣占了半壁江山。“棉花價格漲了,只能由莫代爾來取代純棉帶來的影響。”石家莊一家品牌內衣專賣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現在公司推出的五成產品都含有莫代爾。
?
??? 零售終端:牛仔褲、襪子漲價 棉服棉布“水漲船高”
??? “這些都是我們今天才上的秋裝,進價就漲了不少。”老板介紹,以前冬裝的三件套,*高也就240元左右(每套),現在秋裝一套就超過這個價了;去年,每件純棉兒童T恤批發價才20元至30元,而今年相同質量的兒童T恤,批發價就在30元左右。“棉價瘋漲,服裝進價也**一個價。昨天批發價55元的純棉睡衣,今天就成了60元。”旁邊的營業員補充道。
??? 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只服裝,只要和棉沾邊的物品都在紛紛漲價,“不同質量的四件套平均上漲了15元至20元,床單平均也上漲了2元至5元。”經營床上用品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從三四月份開始,棉織品紛紛提價,目前被套、床單、床罩等床上用品相比去年同期,價格大概漲了10%-15%。“今年五六月份的時候,高絨棉20元一米就能從上海進到貨,而現在漲到25元,才能勉強進到貨。我們的利潤也越來越低。”
??? 受棉花價格上漲影響,以棉為主料的牛仔制品全面提價。“今年牛仔褲批發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5%。”石家莊一家牛仔褲專賣店負責人說。“今年10月中旬新棉花大量上市后,棉花價格應該有所回落,但不會低于2萬(每噸)。”省紡織行業協會一位資深人士說。不過那時候,已經進入明年春夏新裝的籌備期,今年秋冬棉制品的漲價,已是大勢所趨。他還認為,今年棉價下跌的空間有限,而后市走勢,則要考慮到天氣因素以及下游需求等多方面的情況。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