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一、喀什地區棉花種植的主要做法
一是繼續優化棉花區域種植布局,推廣適宜區域布局且享受良種補貼的棉花品種。為切實實施好棉花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各縣專門成立了棉花良種補貼項目領導小組,下發相關文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并對補貼面積進行了詳細的分解,確保符合要求的農戶既用上良種又享受到優惠政策。中棉41號、43號、44、49號、新陸中35號、36號等優良品種作為主栽品種,全區棉花良種補貼面積321。4萬畝,爭取資金4821萬元。因地制宜調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次宜棉區、風險棉區棉花種植面積,增加光熱資源充足,水利設施配套完善的宜棉區棉花種植面積,主要表現為喀河流域種植面積面積調減,葉河流域種植面積增加,其中:巴楚縣種植棉花80萬畝,莎車縣種植棉花65萬畝、麥蓋提縣種植棉花57.6萬畝以上三個縣種植棉花202.6萬畝占總面積的64.2%
二是繼續實施棉花高標準節滴灌技術,近幾年,針對水資源緊張的局面,地區、縣市兩級領導高度重視,千方百計在棉花生產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今年,全區推廣棉花膜下滴灌技術面積達到74.76萬畝,占棉花種植面積的23.7%。目前滴灌棉田都完成了四次滴灌,部分已經完成了五次滴灌。滴灌不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緩解了我區棉花與復播農作物需水矛盾,同時也為棉花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三是進一步加大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力度,截止目前全區已完成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98.61萬畝,共采取土樣2429個,示范點95個。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化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
四是全面普及高密度栽培技術,充分發揮高密度種植在棉花增產中的作用,全區各植棉縣普遍采用1.25-1.4米幅寬的地膜,平均行距由過去的45厘米縮小到37.5厘米,株距普遍在9-10厘米,使棉花畝栽植密度由過去1152 0173 3840-12000株/畝,提高至16600—19700株/畝,今年棉花高密度栽培面積占總播種面積的****。
五是推廣棉花精量播種技術和種子精選、包衣技術,各縣市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項目,鼓力農民購制棉花精量播種機具,今年全區棉花播種量控制2.5公斤左右,較常年減少3公斤種子用量僅此一項畝節約成本30元。為了使種子質量達到精量播種的要求,各種子生產加工企業在技改的同時,購買了種子色選機,使棉種脫絨、色選、包衣形成一條龍生產,種子質量得到了提高。
六是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效益,今年喀什地區連續多次出現災害性天氣,如春季的大風、夏季的冰雹,對全區棉花生產帶來了較大的損失,各縣(市)為了減少前期幾次災害帶來的間接損失,各級領導、農技干部親臨生產一線,指導農戶認真細致完成了中耕松土、除草、化調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為棉花提供優越的生長環境,為今年棉花豐產豐收奠定了基礎。
二、今年喀什地區棉花種植的特點
1、合理按排播期,今年春季開春晚低溫時間較長,各縣市根據氣象預報,避開低溫天氣過程,在氣溫回升前1-2天(4月8日)開始大面積的播種棉花,4月20日我區棉花播種工作基本結束,棉花出苗后及時查補、定苗保密度,定苗方式一穴一株,去弱留壯,培育壯苗。
2、科學合理調控??茖W協調棉花的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堅持不旱不灌原則灌溉頭水,結合縮節胺、施肥等綜合控制株高,促使植株生長緊湊、矮化、矮壯,達到壯而不旺、穩長發棵的目的,確保早結蕾、多結蕾、少落蕾。棉花頭水前化調3次,**次化調5-6片真開始,畝用縮1克。二至三次看長勢適時適量化調。根據不同品種、地力、肥水條件因地制宜的合理化控,搭好豐產架子,塑造理想株型。
3、適時綜合防治。加強中耕、松土,提高地溫等方法,抑制苗期因低溫造成的立枯等病害的發生與發展;按照“四定一查”要求,及時預測預報病蟲害發生動態,及早促進綜合防治各項措施落實到位,盡可能降低棉花主要病蟲害的危害率根據預測預報實際發生情況,有所側重的點片防治、滴心涂莖等防治棉蚜、薊馬等蟲害。通過種植玉米誘集帶、插楊技把、架設頻振式殺蟲燈等防控手段,綜合防治棉鈴蟲發生,全區共放置殺蟲燈6000盞,防控面積達到30萬畝。
三、喀什地區棉花目前管理情況
通過以上技術的實施,目前棉花長勢良好。截止7月10日,全區共完成一水、二水面積分別達到318.5萬畝、100.97萬畝,已打頂74.6萬畝,有力地促進了棉花生產的順利進行。通過對6月28日棉田抽樣調查數據分析,平播棉花畝保苗株數14267株,間作棉花,棉花畝保苗株數13900株,平均間作系數為0.69,折實后畝保苗株數9649萬株,株高平播棉花52厘米,間作棉花54厘米,果技臺數平播棉花7.07臺,間作棉花7.44臺。針對當前棉花生長形勢,各縣市加強中、后
四、喀什地區棉花信息監測
2011年喀什地區共有11個棉花高產創建片,高產創建縣市高度重視棉花生產信息監測工作,組織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具體負責調查棉花長勢,病蟲害發生情況、農資價格趨勢,及時上網報送相關數據。根據喀什地區棉花高產11個創建片信息監測,今年棉花長勢良好,預計單產高于去年,示范片單產高于普通棉田。按照所監測縣的平均單產估算,預計今年我區棉花總產約為37.9萬噸,比去年增加20%。
五、今年棉花市場形勢及國家臨時收儲政策落實情況
3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了《2011年棉花臨時收儲預案》,這是我國首次確立棉花臨儲制度。預案執行時間為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臨時收儲價格為標準級皮棉到庫價格每噸19800元。臨時收儲制度的建立和預案的及時發布,有利于保護棉農種棉積*性,穩定今年棉花生產。
六、喀什地區棉花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1、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提高了棉花生產效率成倍解放了勞動力,如機械作業犁、整、播、中耕、化除、化調等現實復式和標準作業,效率較以前提高了幾倍甚至幾十倍,近幾年在我區大面積推廣的測土配方施肥、棉花膜下滴灌凸顯出精準農業和集約化農業的發展方向??κ驳貐^現有農業人口260萬人耕地857萬畝,其中:棉花種植面積為315.8萬畝,人均僅有1.2畝。戶均種植棉花不足7畝。棉花生產主體仍然是分散的農戶,制約了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大面積實施。
2、近年來喀什地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力度大,果棉間作種植方式所占比重逐年增加,棉花是屬溫、好光作物。果樹影響到棉花的產量和品質。
3、我區屬典型的旱作農業區,以山區積雪融化灌溉農田,河水季節性來水不均,表現為“春旱、夏洪、秋缺、冬枯”棉花灌一水時與復播作物同期需水,需水矛盾較為突出。部分棉田7月初還沒有灌頭水。
4、為了節約用水近幾年喀什地區大面積推廣棉花膜下滴灌,但滴灌工程一次性資金投入量大,畝均投入超過650元,農民人均收入低投入資金有難度,主要依靠農業項目支持,因此發展速度較慢。
七、喀什地區棉花發展思路和措施
1、加大新技術推廣力度重點發展測土配方施肥、膜下節水滴灌,提高棉花單產。
2、引導農民以聯戶種植、土地流轉、承包租賃等方式規模化種植棉花,提高種植水平。
3、加大科技投入,增加對農民的植棉技術的培訓。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