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受人民幣升值、出口成本增加、競爭激烈、銷售壓力大等因素影響,一些中小型私營紡織企業因自身實力不強,面臨被淘汰出局的危險。為了生存,企業不得不采取快進快出,減少庫存量、裁員增效等措施,抵御市場風險。
????從152 0173 3840元暴漲到34000元又跌回19000元,大起大落的棉價使紡織業如坐針氈
????——棉價過山車 紡企咋想轍
????近一年間,中國棉價猶如過山車,翻倍上漲,又對折下跌,在這個8月又回到了原點。然而,無論棉價大漲還是大跌,紡織企業都沒得到什么好處。作為中國紡織業重要原材料的
????從“棉花掌”到“棉花套”,紡織業很受傷
????去年9月開始,我國棉花價格節節攀升,從每噸152 0173 3840元一路暴漲,突破30000元關口,*高報價甚至到了34000元,漲幅近 90%,被人們取諧音戲稱“棉花掌”;今年3月起,棉價又開始一路暴跌,從每噸34000元一路狂瀉至目前的19000元左右,跌幅高達44%。被棉價套 牢的人又給它取了新名“棉花套”。
????然而,從“棉花掌”到“棉花套”,多數紡織企業都沒能撈到好處。
????去年下半年棉價瘋漲時,由于企業正常運轉要保持至少20天的庫存,紡織企業不得不瘋狂采購。結果紡織企業在售價不漲的同時,不得不接受棉花“**一個價”的成本壓力,而依靠熱錢炒作的“中間商”轉手一噸棉紗就能賺1萬元。
????今年3月開始,棉價連續下挫,紗廠等紡織業中游企業又被高價位的庫存“套牢”。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顯示,我國紗線庫存自2010年 11月以來持續攀升,6月創出歷史新高,達到35.2天,遠遠高于去年同期的8.96天。而截至7月底,我國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135萬噸,高于去年同期 的120噸,更顯著高于2008年和2009年的95萬噸和90萬噸。
???? “前
???? 在廣東大朗、山東德州等地,不少去年的囤棉大戶,如今像捧著燙手山芋,無所適從。“現在是晚出手**,就虧**;賣一噸,賠一噸。” 一位山東棉紗商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囤棉時的價格為每噸30000元,按1.1的織成比,那么一噸紗線的原料成本就近33000元。而32支純棉紗的報價 已經跌到27400元,一周內的跌幅就達3.4%。“再加上水、電、租金、人工等費用,每賣一噸棉紗恐怕就要虧掉近萬元。”
????除了庫存,下游企業壓價采購、持續觀望,也加劇了產業鏈中游紡織企業的困難程度。
???? “棉價跌了貌似對紡織企業利好,其實不然。一些外商反而以此為借口壓價。實際上,除了棉價跌了,勞動力、能源、租金等成本都漲了,企業還有匯率風險,很多加工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日子更不好過了。”深圳華興服裝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毓長說。
????實際上,不僅是中小企業,我國規模以上棉紡企業也開始陷入棉花困局。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4月、5月兩個月,我國棉紡織企業平均 利潤率僅4.90%;平均產銷率下降至97.90%,達到2009年四季度以來*低水平。我國棉紡織行業規模以上企業虧損面達9.25%,其中5月份虧損 企業虧損額較4月增長113.3%。中國棉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朱北娜表示,6月紗價比3月下跌了20%,布價下跌了17%,而且棉價仍在持續下跌,嚴重影響 了棉紡企業的市場信心。
????紡織業為何不堪棉花一擊?
???? 面對棉價起落,紡織業為何如此受傷?
????紡織業應對棉價波動乏力,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棉花流通。“棉花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就算付出再多銀子,你也可能買不回來。”紡織 業內人士套用流行歌詞形容,紡織業是我國市場化程度*高、國際化程度*高的行業,但其原材料的市場化程度遠遠滯后于制造業,無形中減弱了企業利用國際市場 配置資源的能力。
???? 目前我國棉花進口實行配額制,配額內進口關稅為1%,超過進口配額的部分征收較高關稅。據中國棉花協會秘書長王建紅介紹,無論哪種配 額,紡織企業只能拿到其中的2/3,而且這些企業應具有一定規模,且前一年有進口實際。*終拿到配額的紡織企業僅約1000家,但是我國僅規模以上棉紡企 業就有1.2萬戶。這意味著絕大多數企業無法利用國際市場價格“洼地”來平抑成本。
????其次,宏觀調控的措施有限,效果有限,也間接地導致企業原材料成本波動較大。王建紅介紹,我國國家儲備棉數量有限。歷史上,國儲棉* 高容量不足400萬噸,但我國棉花年消費量逾千萬噸,因此,收儲時往往能起到“托市”的作用,但拋儲時,抑制價格暴漲的效果并不明顯。
????此外,紡織業融資難,也使其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捉襟見肘。近兩年以來,紡織企業普遍反映原料、能源、勞動力、稅費等支出增幅較大,部 分生產要素成本上漲幅度少則20%、多則翻倍,導致企業現金流緊張。而銀行等信貸機構一直將紡織業設為“限制性行業”,在目前收緊流動性的大環境下,企業 貸款難度普遍加大,而且利率提高。這也使企業通過調庫存來降低成本的難度增加。
????除去種種外因,我國紡織業,尤其是棉紡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也是原因。
????我國紡織業的產業鏈較長,但仍屬于棗核型:處于產業鏈兩端研發設計環節與營銷服務環節的企業較少,處于中端制造環節的企業眾多。制造 環節利潤較薄,受成本制約*大,*容易受到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尤其是棉紡業,盡管產能很高,產業規模很大,但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較低,資源配置能 力較差,整體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弱,影響了企業的生產運行效益。
????棉花價格劇烈波動對做中低端產品的中小型制造企業的影響*大。這些企業缺乏議價能力,如果訂單要求棉纖維加工,那么它就無法使用替代 纖維。而接單、生產與交單之間存在一定周期,如果在此期間棉價大漲,就可能造成訂單還未交付企業已經開始虧損的情況。因此只能通過停工限產等手段來避免更 大的損失。
???? 保持行業穩定,既需引入新工具,也需加快調整升級
????展望后市,棉價依然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目前,世界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美債危機、歐債危機可能進一步拖累本已疲軟的全球經濟,導致大宗商品走勢不穩;國內外棉花豐收幾成定局,庫存消費比卻仍在上升,也加重了棉價前景的復雜多變。
????面對這樣的局面,紡織業必須既緊盯現實,又著眼長遠,完善管理工具,加快升級步伐。
????看近期,當務之急是研究如何熨平周期性波動的頻率和幅度,盡量延長行業的平穩運行周期。其中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利用期貨市場。
????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突出,期貨價格往往引導著現貨市場的走向。與國內鋼鐵、有色金屬等企業不同,盡管紡織企業的原料也涉及大宗商品, 但其涉足期貨市場的企業較少。但如果利用好這個風險管理工具,就能有效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例如,福建鳳竹紡織(600493,股吧)于2010年9月— 10月開展棉花期貨套期保值業務,利用期貨合約臨時替代現貨市場買賣,對買進棉花的價格進行鎖定。*終,其2010年度因期貨交易累計實現收益4377萬 元,占全年業績的45.12%。
???? 看長遠,提高紡織業的抗風險能力,尤其是保障棉紡行業穩定運行,還需要加快科技投入,推進纖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替代性纖維和纖維循環利用。
???? “滌綸短纖、粘膠短纖與棉花存在明顯的替代關系。加強替代性原材料的開發,多增加一些非棉纖維、超仿真纖維、超紡棉纖維,這是行業科 技開發的一個戰略性任務。”孫淮濱說,循環利用廢舊紡織品,也是增加纖維原料的一個途徑,可以大大降低對棉花及其產品的依賴。“不過,這些新型纖維從推廣 到贏得消費者認可,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也需要政策扶持。”
????除了科技研發,企業還需加快提高產品附加值,通過品牌來化解原材料成本壓力。“品牌服裝的價格早就不用成本來衡量了。”深圳歌力思服裝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國新說,“做品牌,毛利率本來就有80%,只要保持品質,即便提價,顧客也會接受。”
???? 除此之外,紡織業還呼吁國家進一步加強和改善調控,豐富調控措施和手段,促進棉花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少企業反映,目前紡織業提高抵御 棉價波動的能力,還需要國家出臺一攬子的政策,從稅收、財政、流通等多個領域發力。“在進口配額不能取消的情況下,希望配額更多地用于紡織企業。” 朱北娜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