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 新疆是我國重要的
????加入合作社豐產又增收
????在呼圖壁縣二十里店鎮十四戶村的棉田里,一些人正彎腰摘棉花,走近一問才得知,都是十四戶村的棉農自己在摘棉花。一位棉農一邊低頭摘棉花一邊說:“今年棉花的價格比去年低,而農資價格卻比去年高,拾花費比去年又漲了一元,我們辛苦勞作下來只有微薄的收入。”同村的棉農馬希春忍不住說道:“我們是豐產不豐收啊!”
????呼圖壁縣大豐鎮卻是另外一種景象。在大豐鎮聯豐村萬畝棉花示范田里,記者看到,這兒的棉桃開得格外多,棉花的行距與間距也非常整齊。聯豐村彥軍棉花合作社的負責人王彥貴說,這里加大力度發展現代農業,光節水就有8種模式,而且棉花產量也很高。畝產可達到400多公斤。
????同樣的土地,棉花產量為何相差這么多?王彥貴笑著說,其實也沒啥,只是用了科學的方法來種植和管理棉花。
????前些年,農民大都是傳統分散的種植模式,土地不集中,防治病蟲害、推廣矮密早栽培、膜下滴灌等技術都無法統一,采棉機、大型植保機等現代化農業機械也無法大面積推廣。為尋求農民持續增收的突破口,2008年,大豐鎮打破了原有一家一戶分散灌溉和經營的制約,實現了大田種植、灌溉的集約化、規模化管理,成立了35個棉花合作社。2009年合作社
????王彥貴指著眼前的一片地說,這一塊地有720畝,以前是67戶人家的棉花地,現在集中到了8戶用統一模式經營管理。今年風調雨順,棉花長勢很好,再加上秋天光照足,棉桃都開花了,每畝收成380公斤到450公斤不成問題。“這幾天軋花廠的老板已來過好多次了,跟我們談棉花的價格。”王彥貴說,“我們的棉花品質好,我有信心跟他談,把價格再提高點。”
????記者感言:土地條件相同、人力資源相同、水利資源相同,為什么產量相差很大?棉農收入相差也很大?大豐鎮的實踐告訴我們,農業要發展,農民要增收,必須走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的路子。
????農民把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土地性質沒有發生改變,所有權還是農民自己,流轉不失地;土地交由種地能手打理,種地的收益可以保證,自己還可以創業搞別的,為家里增加收入。大豐鎮通過新型土地聯營合作社的建設,實現了農業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向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轉變,實現了科學技術推廣和農業生產效益的新突破。
????機械化采棉省錢又省力
????雖然是采棉的攻堅時期,但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152 0173 3840團良種連的棉花地里,卻顯得很是“冷清”。一望無邊的棉花田里,看不見拾花工,只有一臺龐然大物般的機器在棉花地里“行走”,所到之處帶走一片白色,留下的是深褐色凋零的棉稈。
????趁著采棉機停下來清理擋在前推上的棉稈棉葉,張師傅從2米高的駕駛室里下來喝口水。他告訴記者,這是臺進口的采棉打模一體機,把棉桃“吃”進去后壓緊打模,吐出來的是長方體狀的棉花模塊。
????說話間,良種連的機械工程師付麗英來到田邊。“機器有沒有毛病?連續作業更要注意養護。”付麗英提醒張師傅。她曬得黝黑的臉龐,讓記者感受到了摘種棉花的艱辛。“往年一到七八月份,我們就出去找拾花工了。這還不夠,機關、學校等停工的停工,停課的停課,全家老少都在棉花地里干活,干得人累得很。團里從2009年開始推廣棉花采收加工全程機械化。我是技術人員,雖然要忙于維護機器,但比起拾花是輕松多了。”不善言辭的付麗英說起摘棉,津津樂道,一掃剛見記者時的拘謹。
????“機采棉,省時、省力、省心、省錢。”付麗英舉出了幾個數據,從拾花費用來看,人工費今年每公斤2.4元左右,按每畝平均產棉350 公斤計算,人工拾花的費用在800元以上,而機采棉每畝的費用是125元;從工作量看,1名拾花工2個月能拾7畝地,而采棉機**就可以“吃”掉150畝的棉花。“這筆賬怎么算都是機采棉劃算。”付麗英笑著說。
????休息不到十分鐘,張師傅帶著他的徒弟又開動了采棉機。
????就在要離開棉花地時,記者看見一位棉農在從田邊往內收拾采棉機剛剛軋過的土地,拔掉棉稈、拾起地里的滴灌帶……他已經在為來年4月開始的新一輪種棉做準備了。半天之間,從收割到整理,如果不是機械化作業,這種效率是很難想象的。
????采訪感言:每年的九十月份,數十萬拾花工就像候鳥一樣涌入新疆,成為秋收時節棉田里一道特殊的風景。然而,隨著農民工打工渠道的增多,返鄉創業的人增多,拾花工變得越來越難招,費用也越來越高,很大程度上擠壓了棉農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下,機采棉逐漸得到了認可。盡管機采棉比人工拾花要低一到兩個等級,但機采棉的優勢還是顯而易見的。棉花生產的全程機械化,降低的不僅僅是勞動強度,經濟效益也很可觀。
????但大面積推廣機采棉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一次性投入太大,二是對種植全過程要求較高。機采棉從栽種之時就要做好規劃,要有適合機采棉的棉株間距,機械采花后的壓模、裝模、運輸、卸模、加工等環節,都需要有相應的機械設備配套。所以機采棉的推廣很大程度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基礎上的。大規模推廣機采棉,需要一個過程。新疆仍然需要拾花工,只是需求量減少是必然趨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