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5 來源:互聯網
為期半個多月的第11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日前落下帷幕,我市共組織103家企業500余人參展,設有標準展位152 0173 3840個 (包括8個品牌展位),接洽新老客戶1萬余人次,對外成交(含意向性成交)1.4億美元。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歐美深陷債務危機,以及國內經濟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時期等背景,決定了這是一屆和往年有所不同的廣交會?;窗苍诒緦脧V交會上交出的這份成績單,同樣表現出和往年有所不同的特點、亮點和看點。
特點:業務成交有喜有憂
從市商務局提供的統計表來看,今年廣交會上我市參展企業出口成交仍以歐美為主,但是新興市場增長較快。我市五金工具、機械設備、玩具、家具、服裝、家紡、鞋帽、體育休閑用品等主要銷往歐洲、北美、中東、東南亞、南美等地,其中歐美占比六成左右。廣交會上,歐美客商到會人數有所下降,俄羅斯、中東、東南亞、巴西、東歐、澳大利亞等新興市場客商增多,需求旺盛,出口成交增長較快。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廣交會上我市參展企業的訂單中,實質性訂單比例明顯增加。在外貿環境嚴竣的形勢下,到會客商多是帶著實質性訂單的客商,到會尋找價格質量適中的供貨商,洽談成交的意向較強。多家參展企業反映,雖然接洽的客商減少或者與以往基本持平,但是洽談合作意向明顯、能現場簽單的比例增加,也就是實單增多了。
實單多了,但是大單卻少了。今年我市參展也存在一些不容樂觀的情況,比如說出口訂單以小單、短單為主。鑒于未來形勢不明朗,交易雙方都很謹慎,簽單以三個月以內的短單為主,占比在50%以上,大單、長單較以往有所下降。此外,各類攤位到會客商情況仍然苦樂不均,鞋子、服飾配件、裘羽成交情況不如往屆,到會客商明顯減少,成交有所下降的還有醫療器械及耗材、玩具。
亮點:參展企業水平提升
國際市場偏冷,我市參展企業卻是熱情不減,參展水平和成效不斷提升。
本屆廣交會上,我市有29家企業共78個攤位進入特裝展區,占全市展位總數的45.1%。由于特裝的企業展位位置好,實力較強,通過燈光、色彩搭配、獨特設計等凸顯了商品展示,到現場洽談的客商較多。富通科技為貼近西方客戶心理,在展位裝修上舍棄以往五彩繽紛的裝修風格,以乳白色為底色調,搭配簡單、流暢的裝飾線條和具有西方特色的星旗圖案,既增強了西方客戶的認同感,拉近與客戶的心理距離,又突出了其五顏六色休閑桌、椅、凳等特色家具的質感,雖然展位位置并不是很理想,但到展位洽談的客商明顯多于以往幾屆。
針對發達經濟體復蘇乏力、購買力下降、對高檔消費品需求不足、對實用新型產品購買欲望強烈等情況,我市參展企業適時推出創新環保實用性產品,在展會上獲得成功。長青輕工的仿藤條家具,德邦玩具新研發的“可扭曲的”護頸、“可DIY換裝的”動物玩具,以及康維化工根據日韓氣候研發的具有清涼、吸潮功能的海綿制品和地毯等產品,深受客戶喜愛。
工貿一體化加快發展、競爭實力增強是我市參展企業的一大亮點。通過工貿一體化發展,把握市場動態,自主研發新品,加快推廣自有品牌,淮安上豐與一批歐美優質大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訂單量快速增長。華悅國際、舜杰國際、德貝服飾等外貿企業也紛紛投資實體,走“工貿一體化”道路,增強競爭力。
看點:“有形之手”更有力
組織好本市企業參加廣交會是商務部門的職責,如何充分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是商務部門的一大課題。為保證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市商務局積*采取多種措施幫助企業渡難關、調結構、促發展。
由于信貸收緊,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不少外貿企業面臨資金周轉緊張的難題。對此,市商務局與中國進出口銀行南京分行簽訂合作協議,并在廣交會前夕開展了廣交會參展企業與銀行之間的銀企對接活動,幫助企業拓展融資渠道,增強企業接單信心。
開展期間,市商務局分管領導不僅親自督陣,還邀請市財政、國檢、農委等市直部門以及市中行、銀信擔保等金融機構、各縣區商務局,到廣交會現場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當前面臨的困難以及需要政府、金融機構協調解決的問題,加強各部門對廣交會參展企業的業務指導。
在做好本次會展組織工作的同時,市商務局放眼長遠部署明年的重要展會。該局利用廣交會外貿企業老總和外貿經理相對集中的機會,到各個攤位宣傳我市2012年擬組織的重點境外展會和各級政府補貼政策,收集企業參展意愿,爭取組織相關企業抱團參加德國德隆五金展、德國科隆國際體育用品及花園生活博覽會、意大利加答鞋展、澳大利亞中國紡織服裝展等境外知名展會,提高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意識和能力。據悉,已有30多家企業預訂了明年我市重點境外展會的展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