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券時報4月17日報道: 國際豆油和棕櫚油價差在2013年初達到450美元/噸見頂,隨后一直縮小,在2014年2月底跌至0后出現50美元/噸左右的反彈。我們認為,從季節性規律和基本面來看,豆棕價差后期將繼續擴大。
???? 豆棕價差季節性擴大
???? 從季節性規律來看,豆棕價差在4月之后開始擴大是大概率事件。過去五年的9月合約中,有三年的豆棕價差從4月底開始擴大,有兩年的豆棕價差6月中開始擴大,豆棕價差上升趨勢一般都會延續到9月合約退市,過去5年中只有2010年豆棕價差在7月底見頂。今年152 0173 3840豆棕價差在2月底跌至 600美元附近后開始回升,到4月10日已經達到910美元,在后期基本面和季節性規律的推動下,豆棕價差預計將繼續擴大。
????棕櫚油3月產量,庫存增幅超預期,豆棕小價差削弱棕櫚油需求。4月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局公布了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的基本面數據,產量149.7萬噸,環比增長17.1%,同比增加12%;庫存168.7萬噸,環比增加1.7%,同比減少22%;出口124.3萬噸,環比減少 7.8%,同比減少19%。3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的增幅超出了大部分機構的預料,各機構開始對接下來幾個月的產量預估進行上調。需求方面,今年國際豆棕價差大幅縮小,3月份曾跌至接近0的水平,這使得大部分棕櫚油的消費轉向了豆油,棕櫚油今年以來累計消費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0%。后期隨著夏天來臨和各種節日備貨需求的展開,豆油的消費增速可能將大于棕櫚油。庫存方面,由于產量的增幅和需求的減幅超預期,前期市場認為馬來西亞庫存5-6月見底的預期過于樂觀,3月馬來西亞庫存已開始增加,后期馬來庫存可能會進入緩慢攀升的通道,對棕櫚油價格形成壓力。
????壓榨利潤虧損 導致國內油廠挺價
???? 再看看豆油,美豆油近期走勢強于馬來西亞棕櫚油,主要是由于美國大豆庫存緊張所致。美國農業部4月供需報告將美豆結轉庫存預估下調至 1.35億蒲式耳,是2004年來*低,同時美國農業部將壓榨量預估由16.9億蒲式耳下調至16.85億蒲式耳,壓榨量減少導致2014年美豆油庫存處于近8年*低水平,且美豆油的去庫存階段將維持直至新作美豆上市,這樣一來CBOT豆油價格將獲得較強的支撐。
????國內方面,國內油廠進口大豆壓榨利潤虧損仍然處于比較嚴重的狀態,截至上周五,廣東油廠即期壓榨利潤-258元/噸,實際壓榨利潤 -468元/噸;江蘇即期壓榨利潤-374元/噸,實際壓榨利潤-602元/噸,嚴重的虧損導致油廠對進口大豆采取延期或者轉賣。4月7日當周更是出現了 50萬噸南美和美國進口大豆違約的事件,總金額達到約3億美元,為10年來*大。因在國內大豆加工出現虧損之際,大豆買家難以開出信用證。違約一方面將導致大豆到港量比預期低,另一方面會使得未來大豆采購的步伐放慢。這些因素會削減可壓榨大豆的量,從而間接減少豆油的供應預期。
????另外,從內外價差來看,近期豆油現貨比進口成本倒掛幅度在600元/噸左右,棕櫚油現貨倒掛幅度在800元/噸左右,雖然豆油的倒掛幅度小于棕櫚油,但是由于棕櫚油貿易融資滾動時間在1周左右,而豆油由于要從南美進口,貿易融資滾動時間在一個月左右。
????因此作為貿易商來說,對豆油價格內外倒掛的承受能力弱于棕櫚油,在目前豆油較大的倒內外價差水平來看,后期豆油進口量減少的幅度或許大于棕櫚油,使得豆油的供應壓力小于棕櫚油。
????國內港口棕櫚油庫存壓力大于豆油。 截至4月11日,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99.05萬噸,較上周的99.05萬噸增加2.52%,去年同期100.97萬噸;24°棕櫚油港口庫存123萬噸,較上周的120萬噸增加2.2%,去年同期130萬噸。國內棕櫚油的港口庫存比豆油港口庫存高出14萬噸左右,在豆棕小價差的情況下,豆油消費好于棕櫚油,后期棕櫚油去庫存的壓力將大于豆油。
????綜上,我們認為從季節性規律和基本面的相對強弱變化來看,豆棕價差后期存在擴大的可能性。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