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中旬,走進湖北、安徽等地時會被棉市清冷的氛圍驚住,只見多數棉企大門緊閉,棉農堆放在家中的籽棉無人理會,棉企、棉商、棉花經紀人蹤跡難尋,市場可謂“秋意薄涼”。
?
棉企、棉商多已赴疆
?
湖北是全國重要的棉產地,其棉花成熟早、質量好,往年10月份的市場早已是購銷兩旺,今年不僅見不到棉花經紀人的身影,開秤棉企也不多。16日,湖北荊州某市場人士說,目前當地僅有一家400型棉企開秤收購,籽棉價格在3.10-3.30元/斤(衣分39%,回潮率14%)。該人士介紹,去年當地超過13家企業收購,加上有很多的棉花經紀人、代收點配合,收購市場一派熱鬧景象,今年根本見不到其它收購主體。
?
棉企、棉花經紀人都干什么去了?“一部分去了新疆,一部分改行了。”湖北武漢某棉企負責人說,今年內地棉花資源少,當地半數廠家赴新疆“淘金”,一些棉企改做其它生意,留下來的企業也是“當**和尚撞**鐘”,對后市信心不足。
?
紡企補庫舍內地取新疆
?
截至10月中旬,長江流域的江蘇、浙江、湖北、安徽等地紡企原料均已“見底”,補庫意愿大增。16日,江蘇某20萬錠紡企負責人說,目前企業原料庫存僅剩15天,處于“警戒線”以下。該負責人表示,后期原料采購仍堅持隨用隨買,新疆棉使用比例上調至80%,其余20%用地產棉或進口棉。談起大量縮減地產棉使量的原因,該負責人說主要是今年地產棉數量少,且一致性差,擔心不能長期足質足量的供應。
?
據了解,眼下多數紡企原料庫存都在20天以下,新棉補庫提上日程。但普遍對地產棉態度冷淡,對新疆棉熱情。江浙不少企業在國慶節后便派業務人員赴疆采購,個別廠家訂購的棉花本月下旬即可運至廠內,預計到廠價在152 0173 3840-15400元/噸(3128級),比同等級地產棉價格高200-300元/噸。
?
籽棉堆放家中無人問津
?
由于收購加工、流通、消費各主體的北遷或棄離,今年長江流域籽棉收購市場異常冷清。16日,湖北隨州某李姓棉農說,目前已摘籽棉17000多斤,但至今一兩棉花未售。老李介紹,往年這個時候一些棉花經紀人早就走街串戶或走進田間地頭收購了,但今年卻不見蹤影,采摘的籽棉占據了家中的大部分空間。
?
老李說,在當地像他這樣播種十幾、二十幾畝棉花的不在少數,今年天氣給力,平均單產在500斤/畝以上。很多“大戶”家中存棉1-2萬斤,個別大戶甚至達到10萬斤,大家擔心今年的籽棉沒人要。老李認為,如果國家對內地植棉不采取有效措施,估計明年長江流域就沒幾個人種棉了。
?
長江流域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等地是我國重要的棉產區,有著悠久的植棉歷史及傳統,隨著近兩年棉農植棉比較收益下降,植棉面積不斷減少,目前國家對新疆棉區的補貼實施方案已經公布,內地棉農期待國家對內地棉區的補貼細則也能盡早出臺,以保證植棉收益。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