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木代爾”、“木漿”、“人造棉”……服裝面料成分讓很多消費者一頭霧水。筆者日前從市纖維檢驗所獲悉,隨著《紡織品纖維含量標識》新國標實施,服裝小標簽將更加規范。
纖維可分為人工纖維和化學纖維兩種,我們平常穿的衣物面料通常是由纖維材料制成。制作服裝的纖維根據來源、性能、加工方法等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別。“產品中出現的各種纖維名稱,不僅消費者搞不懂,有時就連生產企業也未必清楚。”市纖檢所技術質保部**工程師金美菊介紹。
5月1日起,關于紡織品纖維含量標識的國家標準正式實施,新標準規定了紡織產品纖維含量的標簽要求、標注原則、表示方法、允差以及標識符合性的判定。根據新標準,目前市場上不少服裝標簽的標識方法需要改進。“檢測中發現,約有60%的不合格項目,屬于標識不合格。”金美菊介紹。
筆者在市纖檢所一條受檢的內褲上看到,其面料成分標識中有80%芬蘭木漿。“木漿是以木材為原料制成的漿,它們只是制作纖維的原料,并不能代表纖維名稱。”金美菊說,消費者并不能從木漿中了解到具體的成分、工藝和產品的性能。如木代爾纖維由歐洲櫸木漿通過專門的紡絲工藝制成,萊賽爾纖維由針葉樹木漿制成,前者吸水性好,后者光澤度高,各有優勢。企業規范的做法應根據檢測機構的檢驗結論來制作標簽。
此外,新標準將對一些俗稱說“不”。如“人造棉”的說法并不合適,應稱作粘膠纖維;“天絲”為萊賽爾纖維的俗稱。
纖維成分的多少體現了服裝產品的檔次。在一款文胸檢測中發現,其側翼的成分只有“錦綸”、“氨綸”,并沒有列出含量的多少,這樣使消費者不能明確辨識,造成誤導。“標簽是消費者對服裝產品*直觀和準確的認識途徑,不正確的標簽將成為不合格項目;而消費者在選擇服裝產品時,也可從產品的標簽是否規范,來判斷一家企業的管理水平”,一名業內人士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