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今后五年內,河南服裝紡織業將要釋放“洪荒之力”,成為新的世界服裝工廠。
經過十余年培育和發展,以鄭州女褲為龍頭的女裝行業,已經成為河南服裝走向全國的標志。而在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重點培育十大特色服裝紡織產業集群,打造一批叫響中原乃至世界的特色服裝名城、名鎮。
在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李剛看來,河南服裝產業前景看好,圍繞省內各具特色的織造產業布局,國內服裝行業將掀起新一輪對中原地區的投資熱潮。
而隨著近兩年紡織行業的逐漸復蘇,人口眾多、產業基礎良好的鄧州、新野等地,面對服裝制造業轉移承接、市場結構調整這一風口,紛紛推出應對政策和措施,意圖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將織造產業打造為當地主導產業。
作為省直管縣的鄧州市,依托棉紡織產業園區建設和振興傳統服裝名鎮穰東,布局從生產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同時通過簡政放權和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已然形成一條思路清晰的產業發展規劃藍圖。
曾讓義烏眼熱的內陸“小香港”,因粗制濫造自廢武功
“南有義烏,北有穰東。”在鄧州服裝產業發展歷程中,穰東鎮占據著特殊的地位。
這句話并不是穰東人的自吹自擂。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河南穰東和浙江義烏均以服裝批發起家,并稱兩大服裝銷售中心,兩地周邊輻射的銷售市場超過半個中國的省市區。
以152 0173 3840年舉辦的**屆“中國穰東服裝節”為標志,穰東曾經切切實實地叫響過全國。服裝節開幕式上邀請趙忠祥、黃宏等“大腕”出席,至今仍是老一輩的穰東人倍感驕傲的談資。
彼時,“節會搭臺,經濟唱戲”正是地方政府開放發展的重要手段,而連續舉辦三年的穰東服裝節,吸引著省內及河北、陜西、山西、湖北、安徽等地客商前來進貨,還引來了北京、大連、鄭州、徐州、武漢、石獅、義烏、柯橋等地的生意人投資落戶。資料顯示,1997年這個小鄉鎮服裝經銷商近2500家,穰東也被譽為內陸“小香港”。
48歲的穰東人巴光志,從1992年起在該鎮批發市場經營門店,現在,他成立的玉璽制衣年銷售額超過千萬,是當地規模較大的企業之一。從兩間批發男褲的生意做到上千萬的企業,巴光志是穰東服裝業興衰起落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上世紀穰東服裝業的興盛,得益于從八十年代后期形成的低端服裝加工業。自古就有經商傳統的穰東人“買全國,賣全國”,從常熟、義烏購進低端衣料,在當地加工褲子等成衣,然后再低價批量銷售,把生意做遍全國的同時,也埋下了日后被市場淘汰的隱患。
“穰東為什么都做褲子?門檻低嘛。幾臺縫紉機,請個會縫紉的師傅打好板,農村婦女就能做。”巴光志說,當時穰東商戶家家都是“前店后廠”,沒有技術標準,也沒有品牌意識,大家滿足于眼前的利益,“一條褲子成本30元,只要量大,每條加個三五塊利潤就賣。”
靠著50元上下的低端男褲,穰東在迅速打開市場的同時,也讓自身定位局限在低端層次,從而錯過了品質升級、行業轉型的機遇,可謂“成也男褲,敗也男褲”。
“舉辦服裝節那幾年,生意好做到什么程度?在兩棵樹間拉根塑料繩,搭上褲子就有人要貨。”回憶起隨后穰東遭遇的“市場風暴”,巴光志記憶猶新。“幾乎一夜之間,訂單沒了,客戶不來了,以往暢銷的貨品無人問津。”
1998年前后,興盛一時的穰東服裝業遭遇斷崖式下降。
此時,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產業政策調整,國內服裝行業產生急劇變化,后來趕上的沿海地區制造業對市場進行“洗牌”,面向農村市場、以生產銷售低端服裝的穰東被迅速邊緣化。當地商戶急劇減少,大量流向外地市場,1999年商戶減少到640戶,交易額下降到1.8億元,僅占鼎盛期的1/3強。市場輻射區域也明顯收縮,許多新建的市場有場無市,變成了空殼,大多數商戶也僅勉強維持。
“那個年代沒有品質概念,有大客戶上門,看到我們在小作坊里面做衣服,搖搖頭就走了。”巴光志說,正因為滿足于粗制濫造帶來的眼前利益,大多數穰東服裝商錯失了壯大企業的時機,“凡是大訂單,要看有沒有標準生產線,要質量檢驗、合格認證,這些要求對穰東人來說都是空白,市場逐漸在規范,而我們恰恰沒有規范。”
還有一些巴光志們不太愿意提及的原因:當年穰東服裝行業的幾家“領頭羊”企業,因為“樹大招風”,在經營中受到稅務、工商等部門的區別對待,導致這批商戶出走鄭州、武漢,也是促使穰東加速衰落的直接原因。
而對比此時的鄭州、義烏等地,當地服裝加工業逐漸形成規范化、規模化的態勢,且確立了重點突出的主打產品種類,如占據中國半壁江山的鄭州女褲,以襯衫之鄉聞名全國的義烏等,其站穩行業腳跟正是在這一時期。在穰東的“沒落期”,當地的服裝制造業并沒有停滯。巴光志等一批當地商戶始終沒有放棄經營,當地政府也一直在尋求突破轉型之路。
扭轉低端制造困局,“穰東制造”要成為高品質代名詞
沿著穿過穰東鎮的國道312兩側,傳統的批發市場和新建的專業市場分布道路兩側,過去的冷清被日漸繁榮的景象取代,今天來到穰東的人能夠真切感到,這座城鎮的活力正在恢復,且有更勝從前之勢。
今年1月上旬,由河南省服裝行業協會、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等主辦的“中國穰東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上,來自北京、溫州等地的300余家客商現場簽約了共計2.6億元的“大單”,更勝消失多年的“穰東服裝節”盛況。
“市場再次看好穰東,還是因為有當地制造業基礎。”近年來,作為省服裝行業協會掌門人的李剛經常性往返于鄧州、南陽等地,如何復興穰東是他*傾注精力的課題之一。
“穰東現在是河南服裝產業名鎮,具備將來成為中國服裝產業名鎮的潛力。”李剛表示,作為曾經和義烏齊名的服裝名鎮,穰東服裝業迫切需要在上檔升級和規模效益上實現突破。
在穰東鎮總投資1.5億元的玉璽服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里,近百名工人正忙得熱火朝天,“誕生”著一件件頗具鄧州特色的“穰東制造”。據穰東鎮黨委書記萬洪志介紹,該企業自主設計生產自主品牌高檔西裝、職業裝、女褲等,年加工能力達到20萬條。
“過去的穰東服裝加工是單兵作戰,家家戶戶單獨購、產、銷,導致工藝不精,難以保證品質。”萬洪志告訴記者,在歷任政府的引導下,當地服裝加工業逐漸走向專業化分工和規模化生產,產品生產從“冒牌”“貼牌”逐漸轉向打造自有品牌。
2005年起,穰東鎮政府積*調整產業結構,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優秀設計師,積*培育服裝市場,優化投資環境,引進廠家和商戶落戶穰東。截至2015年底,穰東鎮已經擁有各類中小微型紡織企業132家,服裝商戶2400余戶,從業人員40000余人,年交易額50億元以上,擁有金利達、磊傲、玉璽、夢詩雅等自主品牌,從購料、裁剪、加工到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都形成了專業化和規模。
目前的穰東村服裝批發交易市場,吸引武漢、溫州等地百余家商戶前來創業,還帶動周邊30多個鄉鎮2萬多群眾從事相關行業。此外,這里的皮毛制革業、飲食服務業、交通運輸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下一步,穰東要徹底擺脫低端加工的模式,樹立中高端服裝制造為主導模式的行業標準,在全國打響‘穰東制造’的品牌。”萬洪志說,目前穰東擁有自主品牌50多個,銷往西安、武漢、石家莊等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而一批年銷售額超千萬的電商品牌出現,帶給當地傳統服裝制造從業者以觸動和沖擊。
2014年開始,順豐、圓通、中通等快遞品牌紛紛在穰東設立攬收中心,服裝商戶與淘寶、唯品會等電商企業開展合作。在“雙十一”購物節、國慶假日期間,每天有上萬件快遞通過物流送往全國。
據統計,穰東中山裝和皮褲電商銷量居全國**。受到喜人形勢感召的商戶和制造企業,紛紛涉足電商領域,專門從事電商的商戶從幾十家發展到上百家。通過電商,服裝企業也拓寬了銷售市場,眼下,穰東服裝正走出**,恒業針織、玉璽、喜杰狼等企業產品遠銷到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據了解,鄧州市委市政府將支持穰東服裝產業發展,打造服裝特色小鎮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同時將產業規劃、土地審批等權限下放給穰東鎮,*大力度地推進穰東實現華麗“蝶變”。
“歷史正賦予穰東第二次發展機遇,能不能抓住,靠思路也靠速度。”萬洪志表示,在服裝制造產業重心內遷的大環境下,穰東要快人一步,迅速搶占制造業高端地位,加速培育品牌創新能力,為此,他們提出規劃建設新的穰東服裝產業園區,引入內外加工企業入駐,實現生產品質提升和質量標準化;對新舊專業市場進行上檔升級、功能劃分,完善服裝周邊產業鏈條;同時,大力培育品牌電商、創意設計等新業態,形成**行業的制造研發技術儲備。
一業興百業興,在穰東新發展規劃藍圖上,服裝制造、銷售成*顯著的全域特色,同時,市政、教育、衛生行業以及餐飲、娛樂等服務性行業建設也全面提上日程。“發展主導產業,帶動城鎮化建設,*后的落腳點是讓百姓生活品質提高,享受發展的成果。”萬洪志表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