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據了解,進入10月中旬以后,疆內很大一部分棉花加工企業遇到收購資金短缺難題,隨之收購量、收購進度放緩;再加上北疆大部分棉區低溫、降雨、降雪,拾花、交售工作受到較大影響。一方面疆內軋花廠“賣棉難”問題非常突出,10月中旬前皮棉成本與售價倒掛500-800元/噸;近一周來隨籽棉、棉籽及鄭棉盤面大幅下挫,疆內棉花現貨的跌幅“有過之而無不及”,棉花“倒掛”沒有絲毫好轉,收購資金大量占壓,短期回籠希望不大;另一方面支持棉花收購貸款銀行限貸、限價措施仍未放松。雖然疆內籽棉收購價格整體回落0.40-0.50元/公斤,但皮棉現貨和期貨也應聲大跌,棉花高成本風險的警報并未解除,因此銀行要求軋花自籌資金比例、5.40元/公斤以下收購予以配比的要求沒有調整。
10月18-20日,疆內機采棉的收購價陸續企穩,棉農、棉花經紀人恐慌心態減弱,軋花廠“追漲殺跌”式操作減少,收購價從6.20元/公斤至6.70元/公斤的差距主要是由籽棉水分、雜質及其它指標差異引起。40衣分、15%以內水分收購價6.40-6.50元/公斤,11%以內水分籽棉交售量很低,因此軋花廠一般給到6.60-6.70元/公斤的價格;南疆手采棉的收購卻繼續疲軟下滑,19、20日伽師、岳普湖、巴楚等地40衣分、13%以內水分籽棉收購價落至7.30-7.40元/公斤,較前幾日再次下調0.05-0.10元/公斤。業內分析,一方面是今年喀什、阿克蘇等地皮棉公檢品級以“31”級為主,斷裂比強度、馬值等指標低于預期,皮棉報價較10月上旬大跌600-800元/噸;另一方面油廠和內地中間商繼續壓低棉籽交售價格,2.40元/公斤成交已現壓力,因棉籽集中上市、收購主體比較少,因此“買方市場”突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