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5月17日,中國“互聯網+產業”智庫、國內知名電子商務研究機構——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2015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報告下載:http://www.100ec.cn/zt/upload_data/2015scsj.pdf)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同比增長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規模達4.49萬億,跨境進口交易規模達9072億。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分析師張周平分析認為,
1)政策利好不斷,行業地位提升。2015年,國家不僅給予跨境電商行業政策方向上的指引,更是逐步在行業涉及的各個環節給出了具體措施和政策調整。隨著跨境電商領域政策的逐步明晰以及規范,行業會向更深更廣的方向發展。
2)“互聯網+”的風口將助產業發展一臂之力。隨著2015年“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跨境電商已經站到了資本市場的風口上。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跨境電商的發展將迎來史無前例的融資環境,是培育經濟增長全新引擎的又一著力點。
3)跨境電商有望成為對沖出口增速下臺階的利器。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條件的惡化,以及歐洲、日本的需求持續疲弱,中國出口貿易增速出現了下臺階式的減緩。而以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型貿易近年來的發展腳步正在逐漸加快,并有望成為中國貿易乃至整個經濟的全新增長引擎。
4)跨境電商主題受到資本市場追捧。跨境電商經過了漫長的探索,在2015年終于迎來了爆發。如:洋碼頭獲1億美元B輪融資、街蜜、小紅書等相繼完成數百萬與數千萬的美元融資、百度領投蜜芽1.5億美元D輪融資等,資本對跨境電商的看好與目前行業的良好走勢有關。
(相關鏈接:中國跨境電商網:www.100ec.cn/zt/wmds)
??? ?進出口比例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的進出口結構比例中出口電商占比83.2%,進口電商占比16.8%。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分析師張周平分析認為,
1)從結構上看,跨境出口電商的比例將長期高于跨境進口電商的比例,中國跨境電商的發展將始終以出口為主,進口為輔。國家近年來力促跨境電商的發展,更多旨在扶持傳統外貿企業借助互聯網的渠道實現轉型升級。
2)跨境進口電商的增速快于跨境出口電商增速這一現象將長期存在。主要原因在于:國內的消費早已從標準化、大眾化的消費進入到個性化、定制化消費的階段。而國內商品的供給端還停留在低端、仿冒、大眾化商品階段,無法滿足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并且從長期來看,這種需求缺口會保持下去,成為推動跨境進口增長內在動力。
3)進口跨境電商處于培育期,規模迅速擴大市場尚待培育。隨著近年來國內消費者對跨境網購認識的普及與深入,進口跨境電商規模呈現迅速擴大態勢,現階段下,進口跨境電商市場仍處于培育期。
4)國內電商巨頭發力跨境進口電商,迎來全產業鏈競爭時代。進口跨境電商發展如火如荼,在國家鼓勵性政策下,各電商巨頭紛紛入局,發力進口商品業務,進口跨境電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相關鏈接:中國海淘電商網:www.100ec.cn/zt/haitao)
模式結構
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的交易模式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比達到88.5%,跨境電商B2B交易占據**優勢,跨境電商B2C交易占比11.5%。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主任、**分析師張周平分析認為,
1)從商業模式上看,跨境電商B2B模式將長期占據主流。并且已經處于成熟階段,未來行業發展格局趨于穩定。跨境電商B2C模式受降低交易成本、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驅動,以及互聯網技術、物流支付環節的支持,近年來迎來較大成長空間。
2)未來中國跨境電商重點將從B2C轉向B2B,電子商務的B2B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特別是通過推動制造型企業上線,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和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從生產、銷售端共同發力,成為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的主要策略。
3)相比跨境B2B模式,跨境電商B2C模式存在較大缺陷。諸如:基礎物流服務跟不上、本地化的售前售后服務難以滿足、國際法務摩擦日益加大等缺陷。由于地區和距離的因素,加上海關通關、檢驗檢疫,可能導致小包裹物流不穩定,而在法務問題上,B2C模式要解決難度非常大,做跨境B2C就是要跟世界各國的法務系統打交道,要熟悉各個國家的規則,不借助本地商家合作困難重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