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10日,新供給2016年**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北京舉辦,與會專家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增速接近觸底,經濟增長*可能的形態是“L”型,并在“L”型的底部會出現小波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表示,目前來看,現在應該是中國經濟*接近底部的時間。觸底后的中國經濟盡管不會出現大幅反彈,但經濟增速不會更低,將來*可能的走勢是大“L”型,“L”型的底部會有小“W”型,就是小的波動。如果這個大“L”型的走勢能維持5~10年,對于中國完成中長期發展目標是有利的。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也表示,預計2016年**季度到2018年**季度是經濟新常態的繁榮期。所謂的新常態繁榮就是一個大的“L”型加上溫和的反彈。
判斷經濟觸底要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兩端觀察。劉世錦說,從需求側看,過去30多年中國經濟主要依靠高投資,尤其是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出口領域的高投資,如果這三只“靴子”落地,就說明高投資觸底,也就是需求側經濟的觸底。目前來看,基礎設施投資的*高點是在2000年,*近幾年是政府穩增長的工具;出口投資增速去年變成負增長,這是偏低的,還要繼續觀察能否有所回升;房地產投資增速在2014年已經見頂,去年8月以來單月同比已是負增長。
因此,房地產投資增速負增長何時能基本穩定,甚至出現正增長,房地產投資何時就能觸底。三只靴子基本就能落地,從需求側看,整個中國經濟基本就能觸底?!眲⑹厘\說。
在供給側方面,目前*大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劉世錦稱,由產能過剩引發的兩個主要問題就是通縮和工業企業盈利水平下降(甚至為負)。因此供給側觸底的標志,就是大宗商品價格見底和企業效益觸底。
“從去年四季度以來,一些制造業中*好的企業都開始虧損,這說明價格很可能已跌至*底部,不能再低了,因為這個行業還要生存。所以,大宗商品價格的*低點很可能已經過去了。企業效益的底部就是工業企業利潤由負轉正,并保持適度增長?!眲⑹厘\說。他認為,中國經濟增速經歷了6年的回落后,已經非常接近底部,估計在2016下半年或者2017年上半年會觸底。
值得注意的是,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觸底成功的必要條件就是去產能,這也是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首要任務。姚余棟稱,供給側改革是維持新常態繁榮持久、穩定的根本之道,中國一定要吸取日本的經驗教訓,上世紀80年代日本忽略了供給側改革,至上世紀90年代后經濟就陷入長期衰退。劉世錦也表示,供給側改革能真正解決中國經濟的深層次問題,其中,去產能是改革的首要任務,盡管當前推動難度大,但必須在一兩年內有實質性見效。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甚至認為,中國現在*有條件也*有空間進行供給側改革,如果供給側改革進行得比較順利,能夠迅速釋放全要素生產率,那么中國經濟可能不是“L”型,未來有可能出現大翻轉。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決心和力度都需要更大些,思想還要更解放一些。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