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特別是淘寶模式*大地降低了創業門檻。?
? ?就融資而言,八零、九零后的父母則更愿意讓自己的獨子或獨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對子女的創業欲望都提供了資金支持。隨著金融體系與政策的發展,國內的專業投資渠道日趨成熟,近幾年,眾籌模式也日益受到追捧。這些因素都使得資金籌措不再像以前那樣遙不可及。
?
? ?另外,近幾年就業市場的艱難,也客觀上逼著更多的年輕學子走上創業之路,而國家為了緩解畢業生就業困境,更愿意鼓勵畢業生創業,并為此提供了諸多創業優惠條件。
?
? ?在諸多原因的帶動下,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創立自己個人品牌幾乎成為一種潮流,而這些設計新秀也成為當下流行的“獨立設計師”的主流隊伍。
?
? ?獨立設計師上官喆作品,他的設計混了了中國、日本、黑人以及歐美街頭藝術等多種文化,帶著幾分中國人少有的幽默與玩耍的態度,散發出一種怪誕、叛逆、痞氣以及神秘的味道。)
?
? ?在了解究竟什么是獨立設計師之前,**應當了解何為設計師品牌。特別是隨著設計師品牌的火熱,自稱為“設計師品牌”的品牌越來越多。在學術界及實踐中,比較廣泛的認知為:設計師品牌以創意主導設計,與之相對的,則是以市場需求主導設計的商業品牌。
?
? ?毫無疑問,這并不意味著設計師品牌一定沒有商業性,或商業品牌一定沒有創意,只是哪一方居主導地位的問題。從主創設計師的地位來看,在設計師品牌中,設計師占有戰略地位;而對于商業品牌而言,設計師更多地服從于市場需求。就商業規模而言,設計師品牌因為更講究設計的獨特性,消費群體相對商業品牌較小,因此其商業規模也就無法與商業品牌相比。
?
? ?以時尚圈兩個大佬級集團公司為例:收購了諸多設計師品牌的法國奢侈品集團公司LVMH及快時尚之鼻祖西班牙的INDITEX集團——ZARA的母公司。LVMH有近百年的歷史,旗下時尚類品牌約15個。根據LVMH 2014年的財務報告,其時尚類產品線年銷售收入約為152 0173 3840億歐元(其他的產業,如酒類與地產不包括在內)。INDITEX旗下8個品牌,40余年歷史,2014年銷售收入為181億歐元。雖然兩者年收入相差不大,但是LVMH下屬時尚類品牌幾乎是INDITEX的兩倍,而且歷史更加悠久,因此可以推算出其單品牌收入遠低于INDITEX。
?
? ?然而,少有人會關注ZARA背后的設計師是誰,恰恰相反,即使不是專業的設計師也可能對LVMH旗下品牌的主創設計師如數家珍。因為ZARA是典型的將復制時尚,而非創造時尚作為設計策略的品牌公司。
? ?從實踐來看,主創設計師的設計創意風格與商業規模有一定的矛盾性。當設計師品牌成長到一定規模,如何在繼續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的同時堅守個人設計理念與風格是每個設計師品牌必須面臨的挑戰。因為業績成長就意味著需要擴大消費受眾群體,擴大消費受眾群也就意味著需要考量更廣泛的消費者的品味與穿著習性。當受眾群體很小時,設計師個人風格比較容易找到類似風格的群體。但當受眾群體需要不斷擴大時,個人風格就可能受群體規模的影響。
?
? ?此時,設計師就需要找到個人風格與商業規模之間的平衡點,而且很有可能是必須更加傾向于市場接受度而非個人設計風格表達。事實上,在許多光鮮華麗的明星設計師光圈背后,絕大多數設計師是在個人的藝術創作理念與商業規模之間搖擺不定的。我們知道的絕大多數明星設計師中,客觀地說,大多數人或者有著一個很出色的商業伙伴;或者,自己本身就有著出色的商人頭腦——他們知道,只要你要有人為你的產品買單,你必須服從商業規律。這些案例包括Marc Jacob,Michael Kors,Tom Ford這樣的人物。
?
? ?而設計師的這種掙扎,歸根結底,在于對自己角色定位的問題。設計中,*本質的問題,不是“什么是設計”,或者“怎么設計”,而是“為何而設計”。絕大多數人,包括設計師,認為設計師就是一個藝術家——盡情抒發自己的情感,并希望找到共鳴者(當然這樣理解藝術家也是膚淺的,不過事實也是大多數人對藝術家的理解就是如此膚淺)。而設計的功能,也大多被局限地理解為“裝飾”——即把某物、某人裝扮得漂亮些即可。這些對設計的膚淺理解,以及設計師對自己角色理解的差異,是設計師掙扎的根本原因。
?
? ?事實上,如果設計師知道,設計本就是一個用創意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是為他人服務的(而非自我表達的,雖然這個情感在設計中也必須存在,但**不是主要的);設計更需要團隊合作,不是一人可促成的。如果能認識到設計這些本質,或許設計師本身是不用那么多糾結的。當然,不可否認,藝術家的天賦確實可以為設計師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但設計師**不應該把自己僅視為藝術家。
?
? ?而獨立設計師這一概念,學界并無統一或者明確的定義。但比較約定俗成的理解是:設計師為自己的品牌做設計,對品牌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其投資可以來自于設計師本人,也可以來自于合伙人。通常以工作室的形式進行,無論是商業規模還是人員規模都屬于微小型,通常就只有數人而已。商業模式既可零售亦可是批發、代理,還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設計服務。從某種角度而言,做一個獨立設計師,雖然不會大紅大紫,但可能因為自由度更高,或許幸福感更強。
?
? ?雖然獨立設計師的誕生看似是近幾年的事情,但若以上述概念來定義獨立設計師,中國80年代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設計師,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獨立設計師逐漸銷聲匿跡,退出設計圈,一些則已經發展為上億規模的設計師品牌。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