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福建新聞網泉州4月2日電 (陳龍山 張立建) 高效生產、減輕成本、低碳環保……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峰紡織”)通過兩期投產近900畝現代化總部建設項目,編織出了一個紡織企業發展新模式,并通過引進一批國際先進機器設備,以技術改造為橋梁,打造現代的“織女”。
?
成立于152 0173 3840年的龍峰紡織歷經多年發展,于2011年閩港經貿交流之旅中達成“龍峰國際控股”簽約項目,計劃投資總額數億美元,為此行商洽投資金額*大的簽約項目,項目邀請德國、意大利等國知名設計院共同設計,打造一個集高端面料研發生產區、現代化辦公區、員工宿舍區、生活休閑區為一體的國際化水平集團總部。其中,一期項目已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
?
“該集團總部按照國家綠色產業發展的規定實施生產,廠區規劃綠地面積約占30%,應用現代化生產設施、管理模式及先進工藝,將節省人工成本47%,并且投入建設風能、太陽能、熱能變電站,凈水、污水處理廠等配套設施,達到理想的環保低碳效果,在保護好環境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龍峰紡織董事長施天扶介紹說。
?
除了在廠區規劃上高瞻遠矚,龍峰紡織還利用項目建設契機對進行機器設備更新換代,先后從德國、意大利、瑞士、日本等國家引進高端智能化生產線,整經、上漿系統8套,5套自動穿棕設備,2000余臺智能噴水設備,以及30臺(套)其它附屬設備,達到從原料至成品流程一體化,在紡織行業生產規模的投入可謂**。
?
在龍峰國際控股副總經理施曉輝看來,技改既是對產品的負責,也是對人的負責,“紡織織造行業自動化程度越高,品質就越好,而且新時代的員工對務工環境的越來越挑剔,這些內外在因素都催使著企業不斷加大對技改的投入。”
?
參觀新廠過程中,織造車間一樓內近千臺織造機快速地運轉著,指示燈閃閃發亮,讓人意外的是,偌大的車間內需步行數米方能見到員工,而在車間二樓,織造的“主角”仍是各式機器。“如今一名員工可輕松‘掌管’百余臺織造機,此外從瑞士進口的3臺自動穿綜筘機器,每臺也能取代20多名員工,并且工作效率提高了數倍。”
?
人力行政總監衛巍深有體會地說:“較舊廠而言,新廠設備數量增加了25%,用工數反而減少了25%,成本方面生產一米布料減少5%,理想狀態下產能預計同比增長2.3%-2.5%。”
?
據悉,僅“龍峰國際控股”落地后,公司便先后進行48項技術改造、投入高達數億元,在福建省同行業中位居首位。其中,污水處理系統投入后,污水回用率超過92%,市場價每噸2.2元工業用水直線降至了每噸0.85元。
?
“這樣計算下來,十五年后即可收回機器設備的成本,而且在其背后更是對環保和綠色節能的貢獻。”施曉輝表示,污水處理系統是全國首創,企業參與制訂的“長絲織造取水定量的國家標準”,每百米布生產節水率已達到同行的先進水平。
?
比起賬面上的數據,施曉輝感觸*深的直觀的感受就是數控及信息化改革帶來了方便、高效、安全管理改變。“現在只要打開電腦,就能了解所有生產方面的問題,而且科學規范的流水線車間設計,讓每個管理人員都能達到管理上的一目了然。”
?
目前,龍峰國際控股項目的每一步建設規劃都秉承“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理念,奏響了科技環保主旋律,機器制造也已全面鋪開,但龍峰紡織并未就此停下技改的步伐,下一步龍峰紡織還計劃將引進自動掛紗機器手,一方面減少搬運成本,另一方面降低對產品的二次損害。
?
“此次技改項目還獲得泉州市經信委專項資金補助,這不僅是對企業技改的鼓勵,更是政府對企業發展的關注,借助企業技改的‘巧手’和泉州市政策有利東風,公司將堅定地打造運動休閑服面料**品牌。”龍峰紡織董事長施天扶表示,希望政府多為企業搭臺,充分利用“一路一帶”發展機遇,助力企業走出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