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期頻頻被點名
曝光的淘寶網與身為網絡交易監管部門的國家工商總局“杠”上了。1月27日,淘寶網轉發了一條題為“一個80后淘寶網運營小二心聲”的長微博,質疑1月23日工商總局發布的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指出工商采樣、抽檢程序等存在問題。根據這次監測,從各購物網站的監測結果來看,淘寶網正品率*低,僅為37.25%。很快,工商總局回應了淘寶的質疑,稱“加強網絡市場監管是工商總局的法定職責”。?
根據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淘寶等電商平臺只需要承擔“有限”法律責任。當消費者因網購權益受損時,電商只在兩種情況下須直接承擔賠償責任,“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不能提供銷售者或者服務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要求賠償”;“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
?
這在某種程度上為電商平臺規避責任留下了缺口,平臺往往可以以“并不明知”為自己開脫。然而,任何企業要長遠發展都不能將自己的責任僅定位于法律所規定的底線責任,還須主動承擔起道義責任、社會責任。實際上,電商平臺和傳統集市無異,電商就猶如集市中的小商小販,杜絕商販賣假貨,不僅是工商局等執法部門的職責,更是集市管理者不可推卸的義務。
?
誠然,嚴格說來,正如淘寶所質疑的,工商總局的抽樣確實存在樣本過小的觀感,并且非正品不代表都是假貨。可是,從現有數據看來,51件抽樣商品中卻有10件假貨,如此不堪數據難道就很光彩嗎?事實上,每一件假貨的背后,都存在一份可能被侵犯的權利;每一件假貨的售出,都意味著消費者對“集市”的信任度正在降低。
?
法律本應對假貨零容忍,電商平臺更須對假貨有著潔癖。從這個意義上,淘寶去爭辯自己的“集市”中沒有那么多假貨,抽樣有問題,真的沒有多大意義。只要有一件假貨存在,只要這場抽樣考試沒有達到滿分,就說明“集市”管理存在問題。也正如,國家工商總局網監司副司長楊洪豐所稱,“我們的目的是要發現違法線索,進行查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經營秩序”。
?
可見,淘寶與其和總局叫板,去玩那些數字游戲,倒不如和自己較勁、和電商較真,嚴查本次調查所涉及的賣假商家,否則,恐將承擔連帶責任,同時,還應好好打掃自己的“集市”,看看是否還有別的賣假者。只有實現零假貨,才有“任性”的資格。
?
還須指出,淘寶方質疑“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第61號《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第17條的規定,抽樣檢驗應當保證被抽樣人的復檢申訴權利。”可是,該辦法并未明確規定工商局在復檢前不能將現有結論,哪怕是暫時結果對外公布,相反,執法者本應對執法的每個環節都向公眾公開。
?
當然,如果真如淘寶所述,工商局并未及時將抽檢結果通知被抽樣賣家,并且沒有通知他們有申請復檢的權利,這就確實存在一定的程序不當,這也將意味著,這份結論因剝奪了被執法者申訴權并未在法律上完全生效。工商局還須嚴格履行完剩下的程序,如果這些被抽查的商家確實覺得冤枉的話,也可以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復檢。如果沒有那份賣的都是正品的自信,我想還是不要再自取其辱了。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相關商品
暫無相關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