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sonwood、卡賓等國內服裝品牌近日開出了一類新型門店,新店里不再只有服裝,將動靜結合開辟出餐飲、咖啡等體驗區。行業回暖期遲遲未到,服裝品牌加碼體驗自救。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這種創新店日常運營與投入較大,兩類業態的合并成本是“1+1>2”,在實際互動運營中難度很大。
?
頻出新概念店
?
從美邦試水O2O門店,進行“一城一文化一店一故事”開始,國內服裝企業的變革之路越來越多樣。近日牛仔品牌Jasonwood在杭州推出了“牛仔廚房”概念店,打破傳統的服裝經營模式,將空間融入更多體驗、試水元素。
?
在網購的強勢沖擊下,為了不淪為試衣間的服裝企業將觸角伸向更多領域。據了解,部分奢侈品牌、快時尚在店內開辟出咖啡、書店、發廊、餐廳等區域。今年4月,優衣庫甚至聯姻星巴克,在其紐約一家旗艦店內,留出了一塊區域讓星巴克進駐。為了讓購物環境更休閑與放松,優衣庫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沙發、桌椅和iPad。
?
Jasonwood董事長洪紫林表示,在Jasonwood“牛仔廚房”概念店中提供的一切,是與牛仔及生活態度相關的生活服務。“牛仔廚房”強調互動體驗,整體模式為“定制體驗+生活方式”。談到開新型門店的初衷,洪紫林表示,在互聯網沖擊下,消費者對服裝關注點開始轉移,傳統終端門店已無法滿足消費者個性需求,這也是越來越多服裝企業加速謀變的主要原因。
?
運營不易
?
在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看來,多業態的概念型門店更容易顯現出品牌的風格和特色,體驗感也會更好。不過,在服裝企業的變革浪潮中,僅跟風加碼體驗服務,在沒有系統運營機制的前提下,為了創造賣點和吸引力開出的概念店并不會長久。
?
復合型門店講究系統運作,將兩種不同業態組合后如果獨立運營并不合適。兼顧二者的結果即是投入成本倍增,不僅是管理團隊需要增加更多人馬,合作活動的目標人群、空間打造、與顧客的互動交流等都不能顯得太獨立。
?
盡管消費者會更青睞異業聯動的門店,但運營過程中,能在跨界中謀求共贏并不容易。一方面,復合型門店雖然比一般門店要大,但兩類業態相對獨立會各有局限,餐飲、咖啡等體驗區域強調動態,在互動活動中更聚客。有時會干擾僅進行服裝選購的消費者;另一方面,在人員培訓中,由于兩類業態不同,工作人員不能同時兼顧兩個部分,體驗區的要求會更高,人員培訓更有難度。
?
多元發展救市
?
低迷的市場環境讓整個零售業烏云籠罩,除了市場環境的壓力,網購更是給了服裝企業線下店發展當頭一棒。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限額以上企業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1.5%,增速較2011年和2012年分別低了13.6個和6.2個百分點,呈現連續三年放緩態勢,是2003年以來的*低。
?
為了給業績重新找到起跳點,服裝企業大膽將觸角伸向更多元領域。據了解,法國知名品牌艾格擬推出600款彩妝、32款配件以及沐浴產品,進軍化妝品領域。以服裝起家的杉杉集團跨界奧特萊斯,并希望未來十年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布局15-20家門店。
?
不過,雖然有豪情壯志,但杉杉集團這一次跨界似乎前路并不平坦。目前,國內奧特萊斯仍處于跑馬圈地狀態。數據顯示,國內奧特萊斯已超過500家,但真正步入成長期的奧特萊斯僅40家左右。多數賣場處于賣過季舊款、打折貨品的偽奧特萊斯狀態,部分賣場因為業績不佳面臨資金鏈吃緊、運營困難等多重考驗。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pib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