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據USDA統計,截至2017年2月23日,2016/17年度美棉凈簽約出口累計達到261萬噸,增長65%,完成USDA預測出口總量的93%,高于2015/16年度同期15個百分點;而2月17-23日一周,中國買家分別簽約2016/17、2017/18年度美棉1.69萬噸、1.33萬噸,其中分別占當周美棉簽約出口的15.5%、93%。從統計來看,不僅中國紡織廠、進口企業對2016/17年度美棉的簽約量較上一個年度明顯增長,對2017/18年度美棉的簽約增幅更加突出,一方面根據2016/17年度美棉的簽約進度來推算,剩余未簽約、裝運的棉花以中期花為主,長度、品質、一致性等指標下滑,并不適合中國用棉企業紡高支普梳、精梳紗配棉,越南、孟加拉國、土耳其等以中低支紗為主導產品的企業則繼續“瘋狂”采購;另一方面考慮到經過2015-2017年輪番輪出儲備棉,高品質、高等級、高可紡性的棉花資源已消耗一空,國儲棉規模也將快速下降,2017/18年度國內高品質棉花的供應壓力或較2016/17年度更突出,提前通過ON-CALL點價方式鎖定棉花資源,降低棉花成本大幅波動的風險。
雖然截止2月23日,2016/17年度美棉累計裝運量152 0173 3840萬噸,同比增加61.5萬噸,增長70%,僅2月17-23日一周運往中國的陸地棉數量達1.64萬噸,增長幅度不可謂不大,但從對青島、張家港、廣州、上海等港口調查來看,1、2月份入保稅庫的美棉仍“屈指可數”,紡企、中間商可選擇、挑貨的空間并不大。從銷售時間和簽約熱情來看,2016/17年度美棉“超賣”幾成定局,美國100多萬噸“陳棉”迎來高價清倉的機會(2015/16年度期末庫存),原因歸納如下:
其一、印度棉再創年度新高,自毀出口前程的同時把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美棉。由于1-2月份S-6軋花廠出廠價在82-84.5美分/磅盤整,印度棉FOB、CNF、CIF報價較EMOTSM1-5/32〞、EMOTSM1-1/8〞幾無任何價格優勢,越南、巴基斯坦、中國、印尼等買家只能“棄印棉,購美棉”,連印度紗廠都“改旗易址”大量進口美棉,這種勢頭一直沿續且愈演愈烈。
其二、中國及東南亞、孟加拉國對高等級棉花需求旺盛。自2012年以來,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大量新建紗廠、新上設備,高支高配紗、精梳紗、緊密紡紗的占比越來越大,對棉花品級、長度、強力、馬值、異纖等指標要求越來越高,顯然皮輥的印度棉、巴基斯坦及非洲棉逐漸不適合紗廠需要,而新疆紗廠規模快速擴大,大量消耗高品質國產棉,僅靠“自給”無法“自足”,因此高等級機采棉供應短缺將是個全球性問題。
其三、2016/17年度烏棉、澳棉的不“給力”助美棉“超賣”。據相關部門統計,2016年度烏棉產量低于100萬噸已是“板上釘釘”,一些外商和貿易商估算,烏棉產量或低于90萬噸,塔什干棉花會議簽訂的部分合同面臨執行難題,而且因干旱、單產下滑等原因17/18年度烏茲別克植棉面積還將縮小。澳大利亞農業資源經濟研究局(ABARES)稱,*近三個月澳大利亞產棉區持續高溫干旱,2017年非灌溉田面積大增248%,達到314萬畝,因此2016/17年度澳大利亞棉花產量將低于預期,5-7船期澳棉與美棉的出口競爭不會激烈,而且相比美棉,澳棉在品質、價格上的優勢都在縮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