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印度棉花協會8月份預測,2016/17年度印度皮棉產量3360萬包(約571.2萬噸),較2015/16年度小幅減少,新年度棉花供應量大于消費量約152 0173 3840.3萬噸。USDA預測2016/17年度印度棉出口量約84.9萬噸,大幅低于2015/16年度的125.5萬噸,減幅47.82%。業內分析,一方面巴基斯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及孟加拉國對美棉、澳棉、西非棉等的進口呈現“井噴”,印度棉逐漸淪為“雞肋”。據了解,截止10月6日,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分別簽約進口2016/17年度美陸地棉18.9萬噸、12.2萬噸、9.8萬噸,而去年同期簽約量僅為7.5萬噸、5.5萬噸、0.2萬噸;另一方面包括USDA在內各機構對2016/17年度印度國內棉花消費的預期非常高,拿不出更多的棉花用于出口,如ICA、ICAC、USDA對印度棉花消費的估測分別為525.3萬噸、525萬噸、522.5萬噸,基本一致。
隨著印度新棉供應量的增加,印度國內棉價開始走弱,紡織廠認為棉價繼續看跌,近期維持觀望態度。有消息稱,2015/16年度印度紡織廠進口了37.74萬噸棉花,主要是澳棉、美棉和西非棉。美國農業部的*新預測顯示,2016/17年度印度棉花進口量和期末庫存均調增了11萬噸,進口量達到32.6萬噸,環比增加50%,國內用棉量、產量和出口量沒有變化,總供應量為847.8萬噸,總需求量為607.5萬噸,期末庫存240.4萬噸。印度棉花期貨12月合約進入超跌區域,近期市場可能出現技術性修正,下方支撐價位是18700-18750和17600-17650。
?
據了解,隨10月13日西南季風撤出古吉拉特邦、中央邦,印度國內大部分棉區處于晴朗高溫天氣,有利棉花生長、吐絮和采摘。目前,2016/17年度S-6、J34的軋花廠出廠價維持在79.60美分/磅、72.90美分/磅。一些軋花廠表示,2016/17年度新棉上市價格一路下滑,從89美分/磅左右的報價跌至80美分/磅下方,但S-6、J34籽棉收購價的下調幅度比較小,因此軋花廠皮棉成本同售價接近甚至“倒掛”的現象也很普遍,與新疆棉花加工企業的處境“同病相憐”。10月上旬以來,印度紗廠對2015/16年度陳棉的詢價、采購持續降溫,關注度轉向2016/17年度新棉,但S-6陳棉、新棉差價近10美分/磅使很多軋花廠、紗廠對棉價、紗價持悲觀態度。
2016/17年度印度棉出口能否現“逆襲”呢?**,印度棉難以回到物美價廉。10月中旬以來,雖然ICE主力合約從66.76美分/磅漲至70.74美分/磅,上漲近4美分/磅,11/12月船期C/ASM、EMOTSM的遠東CNF報價分別為81.70美分/磅、80.70美分/磅,但10月份印度S-6新花軋花廠提貨價已達79-80美分/磅,運至中國、越南、印尼等市場報價將高于81美分/磅,如何與美棉競爭?其次,印度盧比對美元貶值的趨勢不會改變。考慮到12月份美聯儲加息的預期強烈(一些機構甚至認為加息的可能性已達60%以上),不僅人民幣貶值壓力大,印度盧比及越南盾等對美元大幅貶值也不可避免,印度棉出口以“美元”為計算單位,一旦其它國家貨幣對美元貶值大于印度盧比對美元貶值幅度,棉花進口難度可想而知;再次,包括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南美及孟加拉國等國紗廠設備更新、技術人工的熟練程度提高,C32S及以上普梳、精梳紗的產量大幅增長成為必然,對高品質高等級、“無三絲”機采棉的需求和消耗擴大,而印度棉仍停留在手采、皮輥加工的狀態,很難符合紡高支紗、高支高密
?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