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一,美國財政部在《匯率半年度報告》中稱人民幣“低于合適的中期估值水平”,而此前報告為“顯著低估”,表明美國在
人民幣問題上立場軟化。美國這種轉變發生在8月人民幣匯率制度朝市場化方向改革之后,人民幣貶值、未如美國預計的那樣升值。?
? ?美國財政部公布了《匯率半年度報告》。在報告中,財政部稱,全球經濟前景轉變、中國經濟放緩、市場力量、資本流動的波動性大等因素,都令人民幣近期合理位置是多少難以評估。不過,人民幣“低于合適的中期估值水平”。推動近年來人民幣走強的因素仍在,包括高額且在增長的經常賬戶盈余、海外直接投資資金。
?
? ?美國財政部在半年前的報告中,對人民幣的表述為“顯著低估”,而不是“低于合適的中期估值水平”。本次報告的措辭變化,顯示美國在人民幣問題上立場軟化。
?
? ?美國這種轉變,發生在8月人民幣匯率制度朝市場化方向改革之后。今年8月,中國央行[微博]進行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制度改革,讓人民幣匯率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這一改革伴隨著人民幣在幾日內迅速貶值。
?
? ?一直以來,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樣,在人民幣問題上,呼吁讓市場力量扮演更重要角色。對于中國8月的匯率新策,IMF提出了贊揚。今年5月,IMF十多年來首次改變其看法,稱人民幣幣值不再被低估。今年9月,中國首次向IMF公布了其官方外匯數據,從而提高透明度,推進人民幣成為IMF儲備貨幣的進程。
?
? ?不過,美國在人民幣問題上的“心情”頗為復雜。匯率中間價報價制度改革后,人民幣并未如美國政府預計的那樣升值,而是貶值,因為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放緩。走軟的人民幣,使中國在貿易方面獲得相對優勢,令美國政府擔憂。
?
? ?《匯率半年度報告》中稱,在過去六個月,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主要的貿易伙伴國,都沒有操縱貨幣,以讓貨幣處于低位、獲取貿易利益。經常賬戶盈余搞的國家,如德國、韓國、中國,都應采取措施提振國內需求,讓全球變得更平衡。
?
? ?美國財政部還表示,將密切關注新的匯率政策的實施,以及政策在實際中如何工作。特別地,美國會監測中國是否允許讓人民幣受市場力量左右,貶值或是升值。
?
? ?10月,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在參加IMF年會時稱,中國央行8月實施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改革,以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市場決定程度。人民幣不存在長期貶值的基礎,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人民幣匯率將更具有彈性,雙向地浮動,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基本穩定。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