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二是注重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由此,在“印度制造”的倡議下,一方面,印度國內紡織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重振,另一方面,印度也向中國企業拋來了橄欖枝。?
吸引投資主打“成本優勢”
?
在日前于溫州舉行的印度布蘭迪克紡織城招商會現場,溫州紡織服裝企業滿懷熱情,并計劃于12月組團前往當地考察。企業家們表示,印度勞動力成本較低,生產工人的報酬現在為每小時1美元,而中國當下為每小時3美元。此外,該紡織城承諾的完善基礎配套設施也十分具有吸引力。對此,溫州服裝商會常務副秘書長陳琦翔表示:“溫州的紡織服裝企業以外貿型為主,而印度紡織業擁有較強的技術力量支撐,產業鏈發展較為完善。同時,印度的勞動力成本較低。以溫州地區為例,目前,溫州的用工成本約為每人每月3000元,而印度的勞動力成本折合成人民幣僅約每人每月500~600元,對企業來講,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經營成本。此外,印度同中國一樣是人口大國,人口優勢轉化為消費潛力,具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
對于國際投資的吸引力,達米亞表示,當前印度紡織業的很多優勢還沒有被發掘,也未被業界所熟知。與國內其他行業相比,印度紡織企業的日常管理費用成本較低,并且在生產上追求精益求精。與越南、巴基斯坦以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相比,印度的紡織廠擁有更為先進的紡織設備,并且擁有大量的技術人員,生產效率要比亞洲其他國家高30%甚至更多。未來,在印度二三線城市中,紡織業將是促進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引擎。此外,零售業的有序發展、人口的有利增長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將有助于推動印度消費者對紡織品需求的增長。并且,政府制定的優惠政策也將有效刺激紡織業的發展。此次進行招商的印度布蘭迪克紡織城所在區域為印度第三大棉花生產基地,該園區目前已經與維多利亞的秘密、瑪莎等國際品牌達成合作。
?
除消費市場、經營成本外,投資市場的政治風險也是企業重點關注的要素。溫州服裝企業普遍關注印度的政治環境,此次負責招商的林易煜表示,近10年來印度局勢較為穩定,并且布蘭迪克紡織城與日本簽訂了免稅協議,出口歐盟國家也有一定的稅費減免。
?
產業鏈完整助推印度制造
?
目前,印度國內正在有序并系統化地推進“印度制造”活動,希望借此能發現更多的潛在投資者。印度政府也將采取積*有效的措施,促進制造業發展,為企業增加就業等進行指導。
?
在紡織業,印度政府允許該產業在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開展外資吸引活動,例如,工廠用自動設備可****為外國直接投資(FDI),以更好地推動“印度制造”計劃在印度紡織服裝行業的實施。目前,已經有多家外國企業在印度投資,包括紡織機械企業制造商Rieter(立達)以及Trutzschler(特呂茨勒),西班牙快時尚品牌ZARA及Mango,法國的Promod,意大利的Benetton以及美國的Esprit(埃斯普利特)、Levi’s(李維斯)以及Forever 21等。
?
達米亞表示,在“印度制造”的倡議下,外國公司以及企業將有機會對印度紡織業的整個產業鏈環節進行直接投資,包括人工合成纖維紡織品、附加值產品、特殊面料紡織品、產業用紡織品、成衣以及品牌零售等。
?
納倫德拉·穆迪表示,印度歡迎全球各大企業來印度發展制造業和投資,政府將發布一連串吸引外資的重大政策,給有意在印投資的國內外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并改革勞動法律和稅收、簡化審批程序,吸引各界在印度投資設廠。對此,陳琦翔認為,印度借“印度制造”計劃來推動本國制造業的發展,打造全球制造中心是一個不錯的構思。但能否有效推動印度紡織業吸引全球資源,還要看其能否對海外投資企業提供有力的政策優惠。
?
今年10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辦的印度投資環境與中國機會研討會上,印度商工部負責人分析了中印經濟發展的互補性和合作潛力,表達了印度新政府發展制造業以及歡迎中國企業投資的決心。
?
對于中印紡織業的合作前景,陳琦翔說:“當前,溫州地區的紡織服裝企業面臨原料資源、用工成本上升等問題,需要加強區域整合以及良好的商業配套環境等來突破行業瓶頸。印度紡織業的技術力量具有比較優勢,如果此次在‘印度制造’的背景下,該國能夠從這個層面加強和完善紡織產業鏈的配套措施,那么溫州企業就能夠借此機會進行跨區域資源整合,對于未來推動溫州地區企業的產品生產、品牌運作及加快市場反應速度等方面都具有積*作用。”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