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環保部發聲:從未要求環保執法“一刀切”
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就有的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方式答記者問:
“我們從來沒有要求環保部門‘一刀切’。相反,環保部領導有兩個明確的態度:
一是反對地方在平時疏于監管,使違法企業長期存在,污染環境,這是不作為。
二是反對地方平時不作為,到了環保督察、檢查、巡查的時候,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片面處理發展與環保的關系,這是濫作為。我們反對平時不作為,也反對檢查時的濫作為。”
山東152 0173 3840多家躺槍環保企業恢復生產“一刀切”稍有緩和
近日,環保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堅決反對“不作為”、“亂作為”。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和博山區兩個大區積*改變環保整治方式,讓152 0173 3840多家“散亂污”企業通過驗收,正式恢復生產!
其中周村區已有886家(截至8月24日),博山區637家(截至8月27日),中小企業終于看到了希望!
相關部門會同各鎮辦依法依規開展“散亂污”企業綜合整治驗收和復產工作,對已按要求完成環境綜合整治,符合驗收條件,申請驗收的企業或單位,抓緊組織驗收,驗收通過的準予恢復正常生產。
這才叫環保引導整改金山銀山綠水青山
周村區環保部門成立環評批復辦理咨詢服務窗口,一次性告知辦事群眾,所有材料均可通過網上提報,對環境基本無影響的項目,企業可直接在網上進行備案登記。
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區環保部門提出有針對性的環保治理方案,加快驗收通過率。
山區結合轄區內的行業特點,從山東理工大學、淄博市環保設計院等單位,聘請20名不同專業、不同研究領域的環保專家、學者,派駐到各鎮、街道和開發區,為企業做好“體檢”。
通過對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指導,對存在的環保手續不齊全、環保設施不規范、不到位等問題進行排查,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開出對癥下藥的“體檢單”,企業對照要求逐條進行整改,確保整改結果經得起督查和檢驗。原先整改企業驗收通過率僅為20%,現在能達到70%。
生產滯緩物價飛漲
在這場環保風暴中,央視、新華網等權威的媒體機構也紛紛斥責某些地方政府“一刀切”的行為。
被一些人詬病的環保“一刀切”問題。網絡上出現了一些反對的呼聲,一些網友稱,部分地區的關停行動大規模波及到農業生產和生活服務行業,影響了農民生產收入和居民正常生活。一時間,各路反對之聲夾帶著離奇的故事發出,真相謠言,難辨真假。
環保帶來經濟影響
也有人提出了宏觀分析,認為環保限產在短期可能對部分周期品價格產生支撐作用,但是,環保限產帶來的供給沖擊在中期會對基本面產生負面影響。
中銀國際認為,環保限產在短期可能對部分周期品價格產生支撐作用,但是,環保限產帶來的供給沖擊在中期會對基本面產生負面影響。
短期影響方面,如果環保限產政策嚴格落實,供給將面臨較大沖擊。按照“2+26”城采暖季限產的相關要求,以及部分省市的細則條款,如果嚴格執行,電解鋁、鋼鐵、水泥等限產規模占比將超過8.43%、11.1%和16.32%,供給將顯著下降,相應產品的價格仍有上升空間。
中期影響,供給沖擊傳導至生產、投資和消費,宏觀經濟將受到負面影響。生產方面,上游直接關停,中下游因原材料成本上升,利潤空間縮窄,也將間接受到影響;投資方面,下游利潤直接受沖擊,上游短期雖然受益漲價,但是中期,下游需求下降將完全抵消價格上漲,疊加生產放緩,固定資產投資將會下滑;出口方面,環保容忍度高是現階段吸引國際資本和保持貿易優勢的一項因素,出口競爭力因此將受損;此外,工人的失業以及消費的下降也會伴隨出現。
??? 長期影響,環保限產對于產業升級的促進作用可能會打折扣。環保限產的初衷,是想通過提高污染成本,促進產業升級,擺脫高耗能、高污染的傳統生產模式。但是,由于不是依靠上線環保設備,也缺乏市場化手段來內生環境成本,一些高效率的產能也面臨關停的窘境,對于產業在環保方面升級的作用可能會打折扣。
結構來看,環保政策影響下,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表現較好。盡管當前仍處于結構調整時期,但我國經濟*差的階段已經成為過去時,包括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等各項總量經濟指標自去年年中開始修復,面向落后、過剩產能行業的環保限產行為對工業經濟影響相對有限。考慮到環保設備更新成本等問題,環保政策趨嚴對小型企業、民營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影響或更加顯著,去年以來大型企業景氣度持續高于小型企業,國企盈利表現也明顯好于私營企業。
通過環保等多方面約束出清中下游行業過剩產能并創造新的需求,這有助于改善中游行業供需關系和生產經營環境,穩定相關行業產品價格以延續盈利改善趨勢。這對于下半年供給端保持穩定增長和整體經濟穩中求進有積*影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