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國際市場方面形勢嚴峻,內憂外患不斷。在不斷加碼的穩外貿政策下,過去一個月來中國外貿雖然整體仍然較好,但受外部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中國外貿形勢依然面臨挑戰。
外患:多個國家對中國進行各種反傾銷調查
事實上,在阻礙中國外貿發展的不利因素中,相較于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外需疲弱而言,動輒針對中國產品發起貿易救濟調查帶有的指向性色彩頗為濃厚。伴隨著連續多年成為全球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首要目標國,中國遭遇的貿易摩擦形式不斷翻新,傳統產品之外,高新技術產品也在不斷“躺槍”。
作為世界**貨物貿易大國,中國頻繁遭遇貿易摩擦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今年以來,企業在貿易摩擦應對過程中面臨更大的困難。可以說,中國對外貿易正在被“圍攻”。
內憂:環保風暴來臨,紡織原材料大幅上漲
中國外貿,國際市場,紡織行業
隨著環保嚴查的深入,進入8月份,原材料也出現大幅上漲。從紡織輔料、染費再到化纖、橡膠等產品,幾乎無一例外都在上漲,創下年內新高。
原材料上漲,帶動下游產品漲價,眾多工廠紛紛發布漲價通知。但對于外貿人來說,成本上升的同時,賣價卻很難上漲。很多海外客戶并不買賬或選擇其他成本更低的國家,讓很多外貿人面臨著“不漲價等死、漲價找死”的兩難境地。
內憂外患之下,內地紡企如何脫困?
1.在質量上下功夫
國產紗較外紗也并非全是劣勢,尤其國產紗在質量、管理方面的優勢,進口紗就難與之比肩。
據了解,進口紗存在質量、供貨不穩定的情況。有企業反映,在進口棉紗時,有時抽樣情況較好,但*終整批紗質量較差;還有企業反映,采購時賣方表示可漂白,但使用后發現有三絲。索賠方面,企業表示,由于不是長期合作,追責較為麻煩,*終不了了之。
還有,諸如交期長、產品種類單一不適合小批量等問題,尤其50S及以上紗支是短板。外紗這些短處恰是國產紗的長處,在以后的生產中,國產紗就要揚長避短,發揮管理和技術優勢,逐步占領高端市場。
2.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
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國紗線的成本優勢主要在三個方面:
一是棉花差價。國內外棉花價差長期存在,國內企業的用棉成本大幅高于國外企業。
二是人工成本。中國沿海地區紡紗一個普工的工資在3000-4000元/月,中國工人工資是“芝麻開花節節高”;東南亞國家以越南為例,工人月工資約為300美元,折合人民幣2000-3000元/月,低于中國工人工資。
三是用電成本。國內沿海地區的用電價格是0.8元/千瓦小時,而東南亞國家用電成本僅是中國的一半以下。原料、人工、電費這三大成本在國內是很難解決的,因此,若想降低成本,紡企要么“孔雀東南飛”,到東南亞國家設廠生產,然后產品再銷售國內,這叫“出口轉內銷”。要么“西北望、射天狼”,向新疆地區搬遷,因為新疆地區擁有原料、人工以及政策方面的優勢,企業也能夠如魚得水。
3.走高端線,提升品牌意識,實行差異化競爭
紡織企業生產更高質量的原料,必然會迎接更大、更好的市場,那么那些生產低質量、劣質的原料的企業必然會遭到市場的淘汰。市場本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只有不斷發展、進步、優秀的企業才會在激烈的競爭中長久生存。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