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練江蜿蜒如練,對廣東省普寧市而言如同白練束腰。然而,隨著流域兩岸紡織印染、種養殖業的過度發展,每日近8萬立方米印染廢水、15萬立方米生活污水排入練江,致使水體變成“黑臭油”,白練變成了“黑腰帶”。練江成為粵東五大河流中污染*嚴重的河流,成為普寧人的一大心病。
▲圖為練江一景
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2016年督察意見時尖銳指出練江治理計劃年年落空,練江污染長期未得到改善。
半年來,普寧市委、市政府堅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組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關于練江整治的要求和批示精神,各部門分工協作,狠抓產業規范、設施建設、河道整治、監管執法和環境自覺,舉全市之力鐵腕治理,推動練江水質持續改善。監測顯示,今年1~6月練江普寧、汕頭交界的青洋山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均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53.9%、25.5%和61.9%。
▲整治前?
▲整治后
系統推進練江綜合治理
普寧市境內練江干流長29.8公里,流域面積515平方公里。流域內有流沙新河、流沙中河、水尾溪等8條支流,流域內戶籍人口152 0173 3840萬,常住人口約175萬,普寧的支柱產業紡織印染業即分布在流域之內。練江治理牽涉眾多的人口和企業,影響支柱產業發展,而且治理投入高達248.88億元。這是練江治理裹足不前的主要原因。
面對困難,普寧市委書記張時義表示:“練江治理是一項惠及175萬人民的民生工程,是一項促進普寧經濟結構調整、生態導向發展的綜合治理工程,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和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的重要項目,應堅決、系統推進。”
普寧市堅持“系統治理、掛圖作戰、聯合執法”原則,落實“一崗雙責、黨政同責”,與流域各鎮街道簽訂整治責任書,明確14個市直部門和流域各相關鎮、街道的工作責任,全面落實印染企業按量達標排放核查。
此外,普寧市實施市、鎮、村三級河長制,市委書記任總河長,黨政主要負責領導堅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掛圖作戰。
按照《普寧市練江流域綜合整治目標任務和計劃》,關停散亂污企業,強化規模以上企業節能環保、限產減污、轉型升級、進園生產等工作,持續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加速紡織印染綜合處理中心、生活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垃圾處理設施、人工濕地等項目建設。
普寧市境內練江流域設置水質監測斷面23個,委托第三方進行水質監測并將每日的監測結果報相關責任人。
通過綜合治理,練江水質持續改善,基本消除了“黑臭油”現象。目前,青洋山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均值分別達到48.6毫克/升、4.81毫克/升、0.53毫克/升以下。
鐵腕打好治理攻堅戰
紡織服裝是普寧*具規模的支柱產業。這一產業不可或缺的印染環節每日產生近8萬立方米印染廢水排入練江,是練江流域的主要污染源。紡織印染廢水的治理是練江治理的攻堅戰。能否打好這場攻堅戰直接關系到練江治理能否取得決定性成效。
對此,普寧市市長林鋼捷痛下決心,要求全市樹立環境、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理念,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按照“以打促建、以建促轉、打治為先、集聚發展”思路,堅持打擊、監管、問責多管齊下,強勢推進印染印花企業檢查、產能核定和排污量核算等工作,關停散亂污企業,淘汰落后設備,查封超產能設備,頂格處理環境違法行為,鐵腕治理紡織印染廢水污染,打好紡織印染廢水治理這場攻堅戰,為練江生態恢復奠定基礎。
據統計,普寧市共取締流域內258家無牌證印染印花企業,去除印染企業總產能的67%。2016年共立案查處361宗、查封105宗、行政拘留79人、刑拘47人,今年以來共取締無牌無證企業17家,查獲非法排污企業3家,刑拘86人,行政拘留5人。
普寧市健全責任追究機制、污染源監管長效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實行“一旬一匯報”、“一月一督查”和“定期通報”制度,倒逼治污工作落實。今年以來,普寧市紀檢監察部門共受理環境領域違紀線索11宗,經核查對相關95名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其中黨紀政紀立案43人,免職7人,停職兩人。
正是體制內外上下齊心,不留人情,以好的環境換取人民滿意,讓人民選擇發展之路,普寧在半年之內扭轉了練江治理被動局面,從“要我治理”變為“我要治理”,贏得了印染廢水治理攻堅戰。
市民看著練江水質持續改善,倍受鼓舞,非常高興。一位大伯說:“以前老遠都聞到臭味,現在沒了臭味,魚也回來了,如果能像小時候那樣游泳就更好了。”
還粵東白練翩舞的練江
普寧市位于粵東潮汕平原西緣,是練江、榕江、隆江的發源地,集潮汕文化與客家風情于一體,享有山寨水鄉、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中國中藥名城試點城市和中國工業百強縣等美譽。
普寧本著經濟社會與生態文明自覺,負起東接汕頭、西聯汕尾的重任,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還普寧人民白練束腰的山寨水鄉美譽,還粵東白練翩舞的練江。
普寧以推進練江治理為契機,化解資源環境承載壓力,投資1.52億元完成白坑湖水庫重建工程,投資3.4億多元完成練江上游流沙新河段綜合整治、練江支流白馬溪石籬化、香江河堤防填挖、湯坑溪和麒麟溪綜合整治等基礎工程。發揮環境治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開展景觀式河道、景觀式道路、花園式工廠、庭院式社區、景點式機關等創建活動,建設生態休閑、安全健康的濱水岸線、人工濕地、生態公園、綠道、觀景點等。持續推進社區營造,培育與生態文明建設相適應的產業體系,建設文旅、度假、商貿、地產、種養殖相結合的臨山濱水田園綜合體和生態增值產業生態圈,打造人與人、人與歷史文化、人與科技產業、人與自然相融共親的生態社區,促進環境治理與經濟社會建設融合發展,提升水鄉價值。
下一階段,將進一步加大整治力度,鞏固來之不易的階段成果,爭取在2020年前青洋山橋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均值達到Ⅴ類水質標準。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