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7月28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2017年年中總結會在京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許坤元應邀出席會議。
會上,關曉瑞秘書長匯報了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2017年上半年工作情況和下半年工作計劃。2017年協會總體工作思路是把握行業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邏輯,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科技創新和綠色制造兩個重點開展工作,引導行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務實有效地推進行業發展。
協會核心工作包括基礎性工作、創新性工作兩方面,上半年重點工作包括加強行業運行和發展規劃專題研究、深入拓展行業品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提高協會平臺服務能力四大方面。黃皮書、藍皮書、白皮書的發布,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與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發布形成良性互動、互為平臺,綠色纖維標志認證工作深入開展,恒逸基金、綠宇基金、**基金對行業發展提供大力支持,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培訓班等多項工作成效顯著。
下半年工作重點一是深化基礎性工作,加強發展規劃專題研究,繼續做好貿易救濟和行業自律工作,加強行業基礎信息收集、管理和綜合利用能力;以創新思維做好各層面標準化工作;追蹤行業技術發展新動態,為企業提供技術平臺服務;開好行業會議,搭建行業信息和交流平臺,發揮協會國際交流的窗口作用;完善協會內部建設,加強會員服務,充分利用好協會現有信息傳播平臺。二是強化創新性工作,在品牌建設與延伸,3個專項基金,復合型專業人才培養,清潔生產、綠色制造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尤其重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對上半年的工作和今后工作提出了“二個適應”和“一個融入”的要求。
**個適應,是適應管理“新常態”。中國發展到今天,不進一步推動改革,發展必將遇到瓶頸,難以突破中等收入的陷阱。當前要一手抓防腐倡廉,一手抓改革,只有做好防腐倡廉,才能取得更好的改革成果。由此對協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標準,我們要適應新的常態。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協會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及國資委的相關要求調整、增減了一些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更加規范、透明。
第二個適應,是適應行業發展新常態。應關注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中長期看,行業還將低速低效發展,這兩年的復蘇,與原油價格從低谷反彈拉動了整個產業鏈價格上漲所造成的庫存盤盈和新增產能較少有關。同時有一批企業面臨破產和兼并重組,未來行業企業數將進一步減少。企業引入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不同行業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未來兩三年,IPO是行業重大機會,應該幫助企業分享資本市場的盛宴。另外,高性能纖維和化纖向上游石油化工延伸發展將進入高速發展態勢。在這樣的形勢下,協會服務難度加大,應該提高服務質量,創新服務品種,擴大服務領域。
一個融入,是在即將整體進入中紡聯合并辦公的背景下,要求大家遵守中紡聯各項規定,本著謙讓大度的原則,與相關部門和兄弟單位友好相處,更好地融入到中紡聯大家庭。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許坤元做重要講話。指出,我國紡織工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紡織企業從國有到民營的變化,紡織工業從解決穿衣問題到應用到國防軍工等多個領域,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一輩紡織化纖人做出了畢生的貢獻。
當前,化纖是國家戰略性新興材料,是中國新材料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紡織工業重要的基礎材料。紡織化纖行業,已不僅僅是解決人們的穿衣問題,化纖的應用領域已從服用、家用和產業用紡織品拓展到交通、醫療、航空航天、軍工國防等領域,作為紡織化纖人應該感到驕傲和責任重大。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發揮協會的作用。按照國家的產業政策,服務政府的同時,更多在市場和企業間搭建溝通的橋梁,深入研究市場趨勢、科技發展趨勢和企業發展趨勢,培育有商業價值的服務平臺,打造精品的服務項目,為紡織化纖行業的發展壯大努力工作。
*后,許會長勉勵年輕人要珍惜時光,擔負責任,為實現第二個100年目標,把我們國家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實現紡織化纖強國夢而奮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