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今年的棉市可謂是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相比前兩年的棉市,今年的市場環境似乎變得更加殘酷,棉企可謂舉步維艱。棉價為何如此瘋漲?先來了解一下影響國內棉價巨幅波動的四大因素。
**,軋花廠與紡企之間博弈加劇。
由于2016/2017新棉質量普遍較好,籽棉收購價上漲,棉企高價收購造成皮棉加工成本偏高,不愿意低價銷售。而下游紡企尚有低成本的國儲棉庫存,不愿高價采購。雙方陷入僵持局面。
第二,地產棉產量與質量雙降,對疆棉替代作用減弱。
據中纖局統計,截至11月10日,全國累計公檢2016/2017年度棉花152 0173 3840.1萬噸,其中新疆棉172.49萬噸,地產棉僅2.61萬噸。另外,據一些內地紡企反映,今年河北、山東、湖北等地棉花纖維長度不足、斷裂比強度低、馬值大的問題較多,無法達到紡40S及以上棉紗的配棉要求,地產棉對疆棉替代作用減弱。
第三,拋儲壓力依舊存在。從2014年開始,去庫存成為國內棉市的主旋律。
經過連續兩年的拋儲,目前仍然有850萬噸的儲備棉,這仍然是一個相當巨大的量。如果不出意外,從明年3月開始,國儲棉會繼續輪出,中長期來看繼續對棉價構成壓力。
第四,新疆棉發運困難,出疆棉同比大幅下降。
據棉花信息網消息,2016/2017年度前兩個月出疆棉同比下降59%。目前正是新疆煤、瓜果等農產品出疆高峰期,車皮異常緊張,鐵路運力*其有限。公路方面,由于“限超令”的實施,出疆棉公路運輸費用上漲。新疆棉運輸出疆數量大減給了資金多頭炒作空間。
總體來看,隨著下游紡企庫存逐漸見底,為了保證正常生產,只能赴疆采購新棉,棉價因此將受到一定支撐。此外,皮棉成本較高、疆棉運力緊張、運輸成本上漲都是推動棉價上漲的因素。但隨著下游紡企補庫壓力逐步釋放,受年底資金壓力、美元升值以及儲備棉出庫的影響,中長期來看,棉價恐難有大的上漲行情。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