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探尋紡織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二:做好創新驅動“加減法”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減法,又做加法,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需求和中高端供給,增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使供給和需求協同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從紡織行業的角度來看,依靠技術創新、更新設備、創新品牌等途徑來提升產業發展,已經顯得越來越迫切,這也是紡織行業在供給側進行結構改革的*有效手段。會議期間,幾位紡織行業全國人大代表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都強調了這一點。
1做減法:淘汰落后設備減少人力成本
使用先進的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江蘇陽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陳麗芬表示,在用工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企業希望通過技術改造來降低成本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正在編制中的《
談到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的重要性,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夢蘭集團董事長錢月寶也深有感觸。她認為,家紡行業在我國起步較晚,整體設備生產水平相對較為落后,一直是間歇式生產加工的狀態,沒有真正形成自動化、連續化的生產,效率不高。“我們多次到德國、意大利等家紡設備生產的發達國家考察,以期加快自動化、智能化轉型。*終,在采購國外關鍵設備的基礎上,在國內研發出全自動被服絎縫生產流水線。通過‘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華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愛華也認為,要解決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行業發展的困擾,用先進的智能化技術來取代傳統生產方式將是大勢所趨。在徐愛華代表的眼里,落紗工是所有紡織生產操作中勞動強度*大的工種。浙江華聯已投資與紹興企業加大工業機器人的自主技術研發力度,有望替代傳統的人工落紗工序,可單人管理萬錠的落紗任務,并帶有自動理管自動對接功能。這樣不僅節省大量落紗工序的用工,而且把工人從高強度的繁重工作中解脫出來,實現用智能創新提高勞動生產率。
2做加法:增加研發投入擴大有效需求
減掉了生產流水線上的產業工人,有效降低了成本,是做了“減法”。同樣,要做好供給側改革,還要會做“加法”。《“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里提到的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中,提出研發經費的投入強度要從2015年的2.1%達到2020年2.5%的水平,說明國家在創新驅動方面,對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5年,在國際市場整體需求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我國紡織品服裝全年
今年1~2月,夢蘭家紡產品的出口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32%。究其原因,錢月寶認為,一是得益于企業
今年前兩個月,夢蘭對日本市場的出口不但沒降,反而被日本客戶不斷追加訂單、翻單。以靠墊為例,一個系列的款式訂單就能做到120萬個。夢蘭集團圍繞美國和日本市場不同的需求特點,為客戶提供豐富的產品設計方案,讓采購商有充分的挑選空間,特別是圍繞目標市場的文化和消費需求特點來進行產品設計,吸引客戶。“這也是得益于我們在加大新品研發和品種開發上加了很大的功夫,夢蘭現在的研發投入強度就已超過了國家‘十三五’規劃草案中要求的2.5%的水平,達到了3%,遠遠超過了紡織行業的很多企業。今后我們不僅要繼續加強這方面的工作,還打算開展家紡產品的定制,讓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選擇家紡家居產品的設計,定制個人專屬的色彩、風格與圖案產品,真正實現從供給側一方的積*主動調整,促進企業的
3做乘法:期待政策支持鼓勵大膽創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創新驅動在**傳統產業升級中發揮的重要性做出了高度概括。其實,創新驅動對于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已經在紡織行業上下取得了高度共識,不少企業也已經積*行動起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巨大的成本投入也使不少企業感到力不從心。
徐愛華代表在調研中發現,由于技術創新活動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加上新創企業的風險承擔能力遠不如成熟企業,一旦技術創新活動失敗,新創企業就需要面臨著較大的經濟負擔。因此,她在今年的兩會上提出建議,建立技術創新風險的社會分攤機制。
她說,技術創新風險的社會分攤機制如果能夠有效地建立起來,那么企業就會更加積*主動地投入到創新中去,提高企業在創新主體中的自發性與意愿。完善的技術創新風險社會分攤機制,能夠鼓勵企業大膽創新,不怕挫折和失敗,有利于各種技術創新更好地轉化為增長動力。這種創新風險機制主要包含財政稅收支持,如:成立專項基金,還可以提高營業稅起征點,使新創企業經營成本降低,激發經濟活力。此外,在扶持科技創新創業型企業方面,還應推動其建立完善的專利申請體系,利用其技術成果加快技術創新的進程,引導企業加快自主研發與技術轉移,加大基礎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投入力度,增強企業吸收能力。
如果政策機制的保障能夠落在實處,創新效果就能以乘數的效應顯現。
陳麗芬也表示,紡織作為傳統產業,對高端裝備、企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十分迫切。她說:“在這方面,我們十分希望國家能夠給予政策鼓勵,真正支持企業圍繞產業結構高端化、裝備技術智能化、生產管理信息化,更好地促進企業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