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漲幅接近1.3%。
? ?路透社援引消息稱,此次離岸人民幣放量大漲疑似央行干預,其目的在于提振離岸匯價格,隨著兩地價差快速收窄,套利資金進一步出清,進一步釋放人民幣貶值壓力。
? ?在美聯儲尚未決定加息的確切日期之前,央行罕見地干預離岸人民幣市場,亦被視作是對于防范資本短期外流的未雨綢繆之舉。
? ?早在2015年初,美聯儲愈來愈強烈的加息信號都劍指9月將成為貨幣政策執行的“拐點”。2014年5月以來,美元指數已上漲接近20%,與此同時,歐盟、日本已加入貨幣寬松的陣營。在法國興業銀行(14.59, 0.07, 0.48%)中國經濟師姚煒看來,這一背景下中國央行正面臨一個尷尬的境地:如果不讓人民幣貶值,需要大量的外匯儲備干預。這不僅不會阻止資本外流,而且會造成國內流動性緊張;但如果冒險讓人民幣更自由地浮動,就會在短期內造成更大的資本外流壓力,外債違約,甚至國內投資減速。
? ?*近4個月連續流出的外匯儲備則被視作這個警報已經拉響。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新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外匯儲備35574億美元,比7月份的36513萬億美元減少939億美元,外匯儲備已連續第4個月出現下降。
? ?這意味著一個怎樣的規模?有媒體統計,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2008年10月中國外儲規模,其較當年9月也不過環比下降259億美元;939億美元的單月削減額度,則是創下外儲月度環比負增長紀錄。
? ?央行新聞發言人對此解釋稱,從外匯儲備8月份單月變動情況看,主要的影響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央行在外匯市場進行操作,向市場提供外匯流動性;二是外匯儲備委托貸款項目在8月份進行了一些資金提款;三是8月份國際市場一些主要金融資產價格出現不同程度回調。上述金額從外匯儲備中作了相應扣減。其中前兩項外匯儲備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為境內其他主體持有外匯資產的增加:一方面企業和個人外匯存款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外匯流動性也十分充裕。境內主體持有外匯資產的增加意味著企業、居民和金融機構的資產配置更加豐富,這是“藏匯于民”戰略的體現,有利于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 ?從央行公布的數據看, 企業和個人外匯存款8月份較7月份確實增加了270億美元。同期,企業和居民的購匯意愿大幅上升、而結匯意愿則快速下降。在貨幣貿易項下的,購匯意愿為58%,達到2012年初歐債危機緩釋之后的*高值,而結匯意愿則創歷史新低,僅為52%,較7月份下降5個百分點。此外,以銀行代客結匯占涉外外匯收入的比重衡量的結匯意愿較7月份下降6個百分點至70%,以銀行代客售匯占涉外外匯支付的比重衡量的購匯意愿較7月份增加3.6個百分點至79%。
? ?但這組數據也從某種程度上表明,中國的外儲流失存在一種國家儲備和民間儲備此消彼長的情況。而這也構成了人民幣不會短期持續貶值的基礎。
? ?只是,如果這些企業和居民手中的外匯資產無法在國內產生效益,資本外流才會真正開始。所以擺在管理層面前的問題顯然已經成為:如何讓持匯的企業和個人相信,人民幣不會持續貶值。
? ?從管理部門近期的頻頻動作中,對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干預,政策上更多是“堵”而不是“疏”。9月初外匯局上海分局下發通知,要求加強銀行代客售付匯業務監管。其中個人分拆結售匯行為將被加強監管,外匯局要求各家銀行對可能的分拆交易提高警惕,必要時拒絕購匯申請。
? ?類似的情形發生還要追溯到2009年。2009年12月國家外匯管理局也曾發出通知,嚴禁個人將大額外匯拆分后進行結售匯以逃避監管。如果銀行判定個人業務申請屬于分拆結售匯,則銀行有權不予辦理,當時此舉正是為了遏制異常外匯資金利用個人渠道跨境流動。
? ?而在此之前,8月11日央行宣布,即日起將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中間價將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之后,中國外匯管理局12日就下發通知,要求部分銀行對境內購匯量較大的客戶進行限制,并加強相關業務監測,要求銀行避免出現客戶集中大額購匯,銀行可視情況對客戶購匯進行限制,涉及的購匯業務包括在即期、遠期和期權產品,要求銀行加強業務真實性、合法性審核。
? ?*新的動作則是中國央行預計從10月15日起對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務的金融機構收取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這一規定一旦實施,將顯著提升離岸與在岸兩地人民幣套利成本,打壓遠期購匯。
? ?但前述9月10日央行拋售外匯儲備穩定人民幣匯率的行為在一些外匯交易員看來,央行修正市場對于人民幣貶值預期的一種調整已經開始。
? ?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在201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人民幣國際化的雄心”主題論壇上就表示,“人民幣匯改的討論應脫離對于匯率水平的過度糾纏,而是應該將關注點放在建立貨幣政策機制上面來。”
? ?他指出,當前*重要的工作應該是真正落實政府在2005年重啟匯改時明確的“參照一攬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體系,只有真正落實讓人民幣與美元脫鉤,轉而盯住一攬子貨幣才會使人民幣更穩定,這更符合長遠利益 。
? ?李克強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宣布,中國愿意加入SDR(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特別提款權),同時在金融領域將進行進一步的開放,下一步包括將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直接進入銀行間市場,并在年底之前將建成人民幣跨境支付體系。
? ?在上海財經大學國際金融中心研究院副院長丁劍平看來,允許境外央行類機構進入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會增加銀行間外匯市場的做市商數量,其持有人民幣的動力可能會增強,從而有助于提高人民幣定價的準確度;同境外央行類機構的人民幣持有量代表了其對于人民幣近、遠期報價關系的判斷,使銀行間市場的人民幣匯率更有代表性。
? ?今年夏天的人民幣貶值看似“意外”,實則是一場已經謀局成篇的戰略推演。其目的是在美聯儲加息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主動奪取人民幣匯率的主導權。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