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6月30日,國家發改委正式發文,將于7月上旬輪出部分儲備棉,輪出數量暫按100萬噸安排,9月份新年度開始后停止銷售。其中,2011年的
國產棉33萬噸,競賣底價(折標準級3128B,下同)為152 0173 3840元/噸;2012年的國產棉47萬噸,競賣底價為14200元/噸;2012年的進口棉20萬噸,競賣底價為15500元/噸。本網就拋儲事宜采訪了部分外商和貿易商,具體內容歸納如下:?
高底價為市場提供支撐
?
國外機構和外商、貿易商對2015年國儲棉輪出政策普遍反應冷淡,認為對ICE期貨和市場信心的影響并不大。雖然拋儲會增加短期的現貨供應,但152 0173 3840-15500元的競拍底價明顯高于當前的鄭棉期貨價格和港口美棉現貨價格,對外棉報價和ICE期貨形成支撐。一方面,關于“100萬噸拋儲總量和2011、2012年度國儲棉、2012年度國儲外棉152 0173 3840元/噸、14200元/噸、15500元/噸”的消息在兩個月前就已在外商間傳開,棉商和ICE盤面已將利空消化;另一方面,國儲棉的輪出價格明顯高于國內現貨,2012年度國儲外棉的輪出價格也要高于港口清關EMOT SM 1-1/8″美棉400-500元/噸。
?
高價恐抑制成交國儲外棉將受追捧
?
以國產3128級棉花為例,目前新疆手采棉內地庫毛重提貨價約13300-13600元/噸,高于13600元/噸大多是達到“雙29”(纖維長度29mm及以上,纖維強力達到29GPT及以上)的棉花;地產3128級皮棉成交價僅13000-152 0173 3840元/噸,但2011、2012年國儲棉的起拍價卻分別為152 0173 3840元/噸、14200元/噸,明顯高于現貨價格。從外棉報價看,6月下旬以來中國各主港C/A SM 1-1/8″、EMOT SM 1-1/8″的凈重提貨價分別為15500元/噸、15400元/噸,EMOT M 1-1/8的價格僅15000元/噸左右,但2012年度進口轉國儲外棉起拍底價高達15500元/噸,高于現貨市場近500元/噸。很難吸引中國用棉企業、中間商,9月份新棉上市前,100萬噸拋儲目標能否成功競拍50萬噸值得商榷。
?
由于定價偏高,預計100萬噸國儲棉的輪出速度不會很快,成交將集中在2011年度國儲棉、2012年度國儲外棉上,國儲棉輪出數量或低于預期。國儲外棉拋儲價雖然高于港口現貨400-500元/噸,但其不受棉花進口配限制、重新公檢、“一致性”和幾乎不“虧重”等對棉紡織廠、貿易商有較大吸引力。
?
拋儲沖擊外棉現貨
?
從等級、品質和其它可紡性指標來看,2012年度國儲外棉對港口寄售棉、已清關美棉、巴西棉、西非棉的沖擊或比較大。雖然國儲棉與2015年度澳棉、巴西棉在品級、品質上有“錯位”,但與目前港口寄售棉則正好對位。外商表示,100萬噸約相當于國內兩個月的用量,目前本年度的棉花沒賣完,配額少之又少,如果7月份開啟國儲棉競賣,對20多萬噸港口保稅棉(2014/15年度美棉、烏茲別克斯坦、西非棉、印度棉有不小的沖擊。預計部分棉紡廠將及時采購國儲棉美棉補充原料庫存,在港的2014/15年度美棉、澳棉、中亞棉的銷售難度繼續上升,美棉、烏棉、印度棉的滯銷狀態或持續。
?
2012年度國儲外棉一般重新公檢降一個等級,即原SM、M級分別降至M、SLM級,但2012年度美棉的整體品級、品質比較好,纖維長度、馬值等指標也適合紡中高支棉紗,因此將與港口M、SLM級美棉、西非棉、烏棉等形成直接競爭,對2015年度SM、GM級高品質機采澳棉打壓則并不太明顯;而2011、2012年度國儲新疆棉將對港口印度棉S-6、非洲棉、巴基斯坦棉花等低檔次、低品質的棉花構成“對沖”;另外,考慮到2015年度未使用的1%關稅棉花進口配額已不足40萬噸,而且大中型棉紡織企業傾向于采購2015年度巴西棉、澳棉,在港保稅棉或遭忽視。
?
棉商作何打算
?
由于2015年中國棉花進口配額收緊的大方向不會變,因此保稅棉“轉港”及即期、7/8月船期外棉調整目的地成為當務之急。由于國儲外棉起拍價高于目前青島港C/A SM 1-1/8″、EMOT SM 1-5/32″的人民幣報價100-300元/噸,比較貼近于現貨市場價格,因此存有清關美棉、印度棉、中亞棉以及澳棉的進口企業、貿易商對現貨價格看漲,有的棉商甚至計劃7月初上調200-300元/噸報價試試下游客戶反應。一方面,2015年7-12月增發棉花進口配額的預期基本破滅。沒進口配額,無論美棉、印度棉降到什么價位,中國用棉企業只能干著急,因此已清關的高等級機采美棉、澳棉、巴西棉“賣一噸少一噸”;另一方面,相對于2012年度國儲美棉,一些外商和進口商認為在品級、強力以及纖維長度等方面港口現貨具有一定優勢,況且2014/15年度現貨在價格上也有近500元/噸的優勢。
?
對后期的展望
?
由于拋儲價格高于當前棉紡織廠、中間商的預期,雖然競拍國儲棉后可以通過質押、融資等多種方式緩解資金流壓力;但在百檢、棉紗市場進入淡季,價格和消費需求持續疲軟走低的前提下,紡企高價接拍國儲棉的積*性或不高,但考慮到保護2015/16年度棉農收益、穩定棉花種植面積以及國儲棉自身成本等問題,起拍底價下調的希望不大,在必須降低國儲棉庫存,降低財政補貼的硬性指標下,只能通過搭配棉花進口配額或下調起拍價的方式來調動用棉企業、貿易商的積*性。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