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丁好武:
?
下面我想請問陳濤,作為國際貿易商,您認為棉花市場目前*大問題和障礙是什么?另外結合貿易實踐,你認為在開展棉花的電子商務,這方面可能我們*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大概是哪些?
?
陳濤:
?
我先說棉花的消費問題,這是棉花市場的問題。昨天我們中國公司的CEO也講到了,舒適度高的棉花輸給了化學纖維,份額從60%降到30%,未來還可能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中國可以成為是化學纖維的全球生產基地,因為大部分化纖是在中國生產的。與此同時,我國的棉花消費和生產急劇下滑。紡織企業的競爭愈加激烈,有些產能不一定完全被淘汰,有可能轉向生產化纖產品,我更為擔心的是棉花消費的消失。
?
當前我國在新疆有關于棉紡方面的政策紅利,除了棉花價格補貼之外,還有在紡紗生產環節的各種優惠,涉棉企業都在向西部傾斜。但是作為企業,我們會擔心政策的連續性,畢竟有太多企業在前赴后繼的去新疆競爭打拼。而有人預計有2000萬錠的紡織產能在奔往新疆,如果真是這樣,那意味著新疆棉花不用運到其他地方去加工,那么問題接踵而至,如果這些企業成功消費了新疆棉花,那么內地棉花賣往哪里?進口棉花還能有都少?如果沒有成功,那么屆時又有多少紡織企業還能屹立不倒?現在關于奔赴新疆的問題,企業內部也有較大爭議,去還是不去,能否生存下來,能否繼續發展,目前仍然只能畫一個巨大的問號。另外,我再說說化纖和棉花的關系。化纖的出現和發展,以及當前棉花價格的高企,在改變了消費者數十年的消費習慣。在過去,牛仔布天經地義就是棉制的,但現在有多少牛仔布是純棉制成的呢?為什么會造成這種情況,原因就是成本。可以說,高企的棉花價格使得很多傳統行業的市場不斷萎縮甚至消失,棉花有那么多的好處,卻敗在了價格上,這是我們很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
再回來說到電子商務的問題,實際上中國的電子商務現比世界的水平先進很多。我們全球有10大電子商務的上市公司,中國占了5個。從股票的漲幅我們就可以看出,網絡公司漲幅遠遠高于實體經濟,因為它的發展空間之大、發展速度之快,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
?
棉花進入電子商務是一個大趨勢。我覺得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在丁總的帶領下,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摸索,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和努力,推出了很多電子商務方面的產品和服務項目。
?
若問我在棉花電子商務上*擔憂什么?不是價格,而是質量保障。如何保證電子商務中的棉花質量?我們可以依靠國內強大的檢驗機制,包包檢驗。買的是什么棉花,價格多少,倉庫地點等一系列的信息都清楚的發布在網上。我想可以解決很多市場交易不透明的問題。我也和丁總學習過,我認為這個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棉花電子商務平臺。而我也相信未來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能做好這件事,謝謝!
?
主持人丁好武:
?
謝謝陳濤先生的發言。開展棉花電子商務中存在著種種障礙或者問題,作為棉花交易市場,我們也努力在這方面做一些破解。剛才楊總代表交易市場已經介紹了相關服務的介紹:一個棉花大數據平臺,一個交易平臺,一個融資平臺,一個物流配送平臺。剛才陳濤先生講到的*關心的質量問題,實際上我們交易市場也在著手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正在搭建一個叫“棉花在庫功能檢驗和質量追溯”的機制,旨在構建在庫檢驗。另外,我想提個關于棉花流通或者棉花貿易B2B這種形式,作為傳統企業,我們怎么適應這種轉型?陳濤先生,能否給大家有一些建議?
?
陳濤:
?
建議十分有限。我們的棉花行業,確實是一個傳統而古老的行業,我2006年回國的時候,就推出一些大宗商品銷售技術技巧,包括套期保值、基差交易等等。但我發現在紡織行業特別難以開展,我有很長時間也誤解這個行業,我成功的在大豆糧食行業進行了推廣,新觀念交易方法跟國際接軌都很好做,但是做過幾年棉花以后發現,棉花有其獨特之處,就是做大宗商品的風險度*高,企業必須有一些套保和風控手段。但紡織品盡管是大宗商品,但是它能夠分散到如數眾多的紡織企業身上,其風險性相比其它大宗產品來講就并不算高了,紡織業都是訂單采購,實際上在風控上有其自身的轉化方法。
?
E棉網作為網上電子商務平臺,其成功與否決定著紡織企業的參與。棉商非常容易接受電子商務這些觀念,也愿意加入。E平臺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采購渠道,也提供了更多了解市場的信息的渠道,其報價是真憑的,同時也具有相應的執行規范,交易市場在這方面做了很多準備和研究。我想這種形勢慢慢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同。
?
主持人丁好武我想從事棉花這個行業,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固步自封,就像本次會議的主題,我們既要有傳承,也要有創新。時代不同了,我們的行業也要去適應新的市場形勢。套用現在我們經濟學家許小年所說的,互聯網+棉花也好,或者說棉花+互聯網業好,它是一個利器,我們每一個企業都要結合自身特點尋求自我定位,這就是我們今天此探討棉花+電子商務的意義所在。
?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