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格局?針對這些熱點話題,記者采訪了相關人士。?
?關稅“紅包”有望提振國內消費
?
?6月1日起,我國進口化妝品、西裝、毛皮服裝、短筒靴、運動鞋等商品迎來平均降幅超50%的**力度關稅調整。其中,與紡織服裝行業相關的西裝、毛皮服裝的進口關稅由14%~23%降低到7%~10%。
?
?業內人士指出,降稅的舉措有望拉動國內中高檔服裝以及相關降稅產品消費。在跨境電商和海外代購風靡的當下,或將營造出新的市場格局。“國內的消費者有一定的跟風消費心理。一旦國外的中高檔品牌在中國市場形成規模后,就可能會帶動包括白領在內的中產階級消費。而這類人群對價格還是比較關注的。如果相關產品的售價*終會下調,那么這部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肯定也會提升。”業內人士說。
?
?北京俊思伊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朝暉在接受《中國紡織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降稅后,很有可能會提振國內的消費市場,也有望拉動一部分消費回流。”
?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大的出境旅游消費國之一。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此前公布的《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14》,2013年,中國出境旅游消費達到1287億美元,超出其他任何國家。這與進口商品在中國售價高昂具有緊密的關系。國外知名品牌的西裝在中國的售價一套低則七八千元,高則上萬元。按7%的關稅下調幅度來計算,調稅后,其*終售價有可能便宜千元左右,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優惠幅度著實具有吸引力。
?
?降不降價市場說了算
?
?當然,上述假設都建立在品牌商與代理商會把關稅下調的利好,轉移到產品的*終零售價上,進而惠及消費者。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國外服裝品牌代理商對下調產品零售價格一事尚無舉動,更多的是持觀望態度。
?
?英善形象管理公司銷售多家意大利設計師品牌的服裝。該公司買手李初萌表示,短期內不會下調西裝、毛皮服裝等商品的售價,這主要是因為愿意在國內購買國際品牌的消費者對產品售價存有一定的價值認同感。但她并不否認,明年或者后年有可能下調產品價格。“如果未來中國市場上同類商品競爭加劇,那么我們可能將從調整價格著手,加強商品的競爭力。”
??
?俊思伊卓的總經理黃朝暉也表示,目前并沒有下調相關商品的價格。一切調價方案還在制定中,因為影響商品*終售價的因素有很多。以往,公司只有在調整流動資金時才會做出降價的決定。
?
?一般而言,稅收對商品價格肯定會有影響,卻不是**因素。不同品牌地區間的定價差異、從進口地到消費地的物流運輸成本以及中間商的管理成本費用等都將影響進口商品的*終價格。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場的需求變化是影響產品售價的*主要因素。此次關稅調整,會降低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隨著大量“舶來品”的涌入,中國市場上的國際品牌競爭也會升溫。而一旦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那么價格就會列入首要的考慮因素。
?
?除了調價以外,李初萌也計劃代理更多的國際品牌,以盡早搶占市場份額。“目前的中國市場上,國際一線品牌已經趨于飽和狀態。在中國政府各項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小眾國際品牌進駐中國市場已迎來*佳時期,中國的時尚界也需要這種新的力量。”李初萌說,她目前正在與意大利和英國的設計師品牌洽談合作事宜。
?
?競爭加劇或將引發“鯰魚效應”
?
?國外品牌入華的門檻降低了,這也意味著中國的本土品牌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目前,黃朝暉除了代理韓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女裝品牌外,也在經銷著一些國內品牌。她認為,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服裝品牌勢必將承壓前行,調整經營理念,提升設計能力等對企業的發展前景來說至關重要。
?
?眾所周知,中國的服裝企業現在正面臨著復雜的生存環境。黃朝暉介紹說,與國外品牌產品零售價為成本的2.5~3倍的加價率相比,中國服裝的產品加價率能達到8~10倍,渠道營銷、店鋪租金、員工培訓等各項支出都加大了企業的經營壓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服裝企業亟需轉變經營理念。“近幾年,陸續有一些國內的時尚集團倒閉,我覺得*根本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們沒有轉變意識。據我了解,在中國市場上,Maxmara和Zara等時尚品牌會聘請一些中國的設計師對其在歐美銷售的暢銷服裝款式進行改良,之后再推向市場銷售。這些品牌雖然在國際市場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他們還是愿意為中國市場而改變,所以品牌就會擁有更多的追隨者。反觀中國的一些服裝企業,他們主要是從降低成本著手,在面料創新、設計方面的投入比例較低,造成了產品與市場的脫節。一些本土服裝企業前期的設計和材質創新方面的投入可能也就占到了成本的30%,但歐洲的設計師品牌,其產品的設計投入通常都在成本的50%以上。”
?
?凡事都有利弊兩面,有專家指出,降稅的政策“紅包”對于消費市場是個利好,對國產品牌來說就更加需要利用這樣的時機,提升品質和品牌的培育能力。這其實就是一個“鯰魚效應”,即鯰魚在攪動魚兒生存環境的同時,也激活了魚兒的求生能力。進口產品從質量上來看,或許未必和國產產品有太大區別,但他們的時尚度、品牌影響力本身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中獲得了較高的評價,這都是國內企業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