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前兩日,中國棉花網記者就棉紗期貨上市對棉花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所帶來影響,采訪了香港JKN國際集團、廣州市愛紗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吳法新先生,他多層面、多角度的分析激起不少業內人士對棉紗期貨上市的關注與期盼。然而,棉紗期貨的上市對其緊密相關的棉紡織企業和整個產業鏈又會帶來何種機遇和挑戰?棉紗期貨除了套期保值以外還會對市場起到何種積*作用?對此,吳總表示,我國棉紗期貨品種的上市必將給中國紡織企業從管理模式和經營模式上帶來巨大改變。目前行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從單個企業的競爭進入了“供應鏈競爭”新階段,在供應鏈上個別節點企業一個小小的違約行為都可能引起供應鏈信息和交貨的紊亂。以前國內紡織企業接單以小單和散單為主,有了棉紗期貨后,紡織企業的生產和計劃,采購和銷售等行為都將受到未來多種因素的制約和規范,傳統企業不能隨意違約,不能延遲交貨,不能以次充好。雖然這個改變會給傳統企業帶來痛苦,但是這種改變將為企業融入國際采購商的“供應鏈”帶來新的機會。例如,國際采購商對紡紗和服裝面料企業的基本要求就是品質穩定、價格合理、交貨及時,為此,國際采購商愿意支付額外的“溢價”,此“溢價”可以作為紡織企業基本利潤的保障。但是根據長期合約要求,供應商的價格應當維持一個季度或者半年不變的,試想,如果企業不參與期貨市場,怎么可能接到長期穩定的大訂單呢?說一句大白話,傳統的紡織企業不參與期貨市場,別人就不帶你玩了。
因此,傳統企業就可以利用棉紗期貨市場作為原料采購和產品銷售的決策依據,更直接的會影響企業原料和成品的“庫存管理”模式。提前銷售、虛擬庫存、價格管理等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模式將會隨著中國棉紗期貨的推出而越來越受到重視。很多香港企業在珠三角地區投資的大型針織廠和大型棉紗貿易公司就利用外盤期貨市場,成功實現了穩健、平衡、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管理模式。現在,國內的棉花和棉紗期貨的推出也將為國內的中小型企業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
棉紗期貨的推出對整個產業鏈來說,是個滿盤皆贏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我國上游棉花企業價格形成是前有三年臨時收儲價格,后有棉花直補目標價格,雖然去年新政令棉花價格回歸市場,但是仍有國家發布的目標價格做標桿;而下游是屬于完全的市場經濟,紡織企業棉紗生產銷售價格由企業自行決定,加上進口的棉紗也沒有配額限制,紡織企業的尷尬就在于原料采購價格“被計劃”,產品銷售價格“被市場”,這也是棉紡企業沉陷困境原因之一。棉紗期貨上市之后,可以促進我國棉花價格體系的改革,試想,如果鄭州棉紗期貨標的物(32支普梳環錠紡純棉紗)的遠期價格在152 0173 3840-19000元/噸之間,那么棉花現貨價格乃至儲備棉拋售價格和節奏,除了鄭棉期貨價格外,又有棉紗期貨價格作為參照,否則偏離了合理的價格區間,企業采購也只是霧里看“花”,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上游棉花價格形成“倒逼”作用,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受益的是整個產業鏈上所有的企業。
棉紗期貨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雖然印度和日本以前都有過棉紗期貨,但是由于市場容量和參與者不多,日本和印度陸續取消了這個品種。但是中國是棉紗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鄭州價格將成為行業權威的指標,即便是企業沒有參與期貨交易也沒有參與套期保值,但是大型的貿易商可以利用“鄭州價格”作為采購和銷售“點價交易”的基礎。可以預計,在試行一段時間后,“鄭州價格”將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紡織行業的“晴雨表”。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