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下稱“廣交會”)將于今天(5日)全部結束,本屆廣交會成交不甚理想,訂單有所減少,紡織服裝產業往東南亞等地區轉移趨勢日益明顯。紡織行業資深分析師汪前進預測,中國紡織服裝出口增速放緩,預計今年大約增長5%。
?
“采購商壓價太厲害,很多訂單無法接,我們在這屆廣交會成交有所減少,訂單往東南亞轉移趨勢明顯,我們暫時未在海外設廠,受影響還是較大,東南亞工人月薪普遍在200~300美元,而我們的工人月薪大約500~600美元,客戶正加快將訂單向東南亞轉移的步伐。”杭州市一家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他尚未等本屆廣交會結束已提前離場,趕往香港參加另一會議。
?
華美線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曉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談道:“*近勞動力成本以及原材料價格還相對穩定,我們的滌綸縫紉線、人造絲繡花線等產品報價沒有明顯漲價,這類紡織產品訂單向東南亞轉移的趨勢不及服裝企業明顯,反而因服裝等訂單加速向東南亞轉移,東南亞客戶向我們采購線產品的訂單有所增長,但市場整體依然不景氣,這幾天,前來詢價的海外采購商并不多,尤其是俄羅斯等地區的客戶明顯減少,東南亞客戶的數量還可以。”
?
標明在海外設有工廠,已成為本屆廣交會紡織服裝企業用來招徠生意的方式之一。在浙江孚喜紡織品有限公司的展位上,廣告牌列出了國內工廠、柬埔寨工廠和緬甸工廠的詳細情況。而蘇州恒潤進出口有限公司也在其展位上用圖文形式告訴客戶自己在柬埔寨設有加工廠,該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客戶更愿意將訂單下在柬埔寨的工廠。
?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服裝出口出現了劇烈波動,1月份下降12.5%,2月份猛增99.4%,3月份再次大跌35.4%,累計下來全季度服裝出口357.9億美元,同比僅微增2%。與此同時,越南紡織服裝出口卻快速增長。
?
2015年2月越南紡織服裝出口金額達到15億美元,同比增長43.5%,連續第24個月同比增長,今年1~2月累計出口金額34億美元,同比增長15.8%,為歷史同期*高值。汪前進分析指出,越南成衣出口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該國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例如TPP(涉及到美國及日本市場)、越南與歐盟,以及越南與白俄羅斯、哈薩克及俄羅斯的關稅聯盟等,進一步提升了越南紡織服裝的競爭力。
?
由于中低檔紡織服裝加快東南亞轉移,以及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珠三角(7610.75,-152 0173 3840.152 0173 3840,-1.81%)等地區陸續有工廠陷入困境甚至關閉。
?
不過,國內紡織服裝產業與東南亞紡織服裝產業并非純粹的競爭關系。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張錫安介紹,自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以來,東盟已成為中國對全球紡織服裝出口增長*快的地區之一。
?
2013年,東盟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紡織服裝出口市場。2014年,中國對東盟出口紡織品服裝361億美元,增長5.5%,中國從東盟進口紡織品服裝39億美元,增長20%。
?
目前,東盟是中國**大紗線出口市場和**大面料出口市場,按單個國別算,越南是中國**大面料出口目的國。張錫安表示,從勞動力成本上看,東盟國家較中國而言,有著明顯的比較優勢。為了充分利用東南亞國家的成本優勢、關稅優惠和棉花價格優勢,適應進口商采購戰略的變化,許多中國企業實施了成功的產能轉移和海外布局,把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競爭關系轉變為合作共贏的關系。
?
中國紡織企業正紛紛加速海外布局,天虹和溢達集團在越南設立
棉紡基地和服裝加工基地,紅豆和申洲集團在柬埔寨設立出口加工區和服裝加工基地。?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