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0月26日以來,新疆棉市出現“降溫”跡象。一是
籽棉價格徘徊不前。周末兩天(10月25-26日),阿克蘇籽棉主流交售價格為6.50元/公斤(衣分41%,回潮率12%),其中6.70元/公斤以上的高價已非常少見。喀什、巴楚等地主流價格在6.40-6.60元/公斤,個別廠家雖然沒有降價收購,但通過諸如嚴控質量、多扣水雜等方式降低成本。二是長絨棉價格趨于穩定。25-26日,阿克蘇阿瓦提縣長絨棉主流到廠價9.0-9.2元/公斤。三是軋花廠態度謹慎。25日,阿克蘇某軋花廠負責人說,為降低風險,他們廠近幾日收購量維持在25-30萬斤,較9月中旬下降30%左右。?
“新疆棉市降溫跟紡企的采購態度有關。”一位做新疆棉生意的棉商說,近期紡企采購新疆棉的意愿降低,新疆軋花廠感受到了銷售壓力。他介紹,目前新疆站臺3128級皮棉提貨價在152 0173 3840-14900元/噸,運至山東、河北等地加運費1200-1250元/噸,棉花到廠成本14900+1250=16150元/噸。目前黃河流域白棉3級市場價格14400-14600元/噸,滿打滿算到廠價也不超15000元/噸。“同級別新疆棉、內地棉價格已相差1000元/噸以上,內地棉花價格優勢漸顯。”該棉商表示,一些紡企開始采購內地棉花。
?
26日,河北石家莊某紡企業負責人李總說,他們廠經過10月中下旬的“輾轉騰挪”,原料庫存已能夠滿足40天之需。“進口棉、新疆棉、內地棉各采購了一部分,尤其是進口棉采購的比較多。”李總說,按照上周行情,采購進口棉還是比較劃算的。其中在青島港印度棉S-6 1-5/32價格在14600-14800元/噸,美棉主流價格15000-15600元/噸,澳棉SM 1-5/32價格在16800-17000元/噸。印度棉到廠價基本與內地棉持平,而美棉到廠價也基本與新疆棉持平,如果從質量來看,他們廠更青睞于進口棉。據李總介紹,國慶節之后,國內紡企就走上了“補庫”之路,經過20多天的努力,多數紡企的倉庫已經充實。
?
不僅紡企放緩了采購步伐,一些貿易商也準備撤出。山東濱州的蔣先生自9月下旬即在新疆各地尋找機會,他說,現在國內市場已危如累卵。一是棉花上市高峰即將到來。隨著新疆兵團、地方棉花采摘過半,棉農集中交售,難保價格不降。二是市場需求減弱。說到底,目前下游消費仍然疲弱,紡企仍然隨用隨買。他們在完成階段性補庫需求之后,開始“坐在橋頭看水流”。三是市場供大于求的格局未變。2014/15年度,棉花總供給量可以滿足紡織企業兩年左右的用量。隨著新棉收購進度的推進,供應寬松上的利空正逐步影響市場。
?
前期,市場預計在國儲棉停止出庫銷售后的9-11月上旬的這段時間內,市場供應將出現一個“真空期”,“真空期”內棉價上漲。目前,隨著新棉逐漸上市,這個“真空期”將很快會被充填,市場供需“逆轉”,預計后期棉價下跌。
? ? 更多內容請關注中國百檢網(www.szlhs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