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法制網北京5月18日訊 記者余瀛波 國家質檢總局今天發布的2016年度全國進口法檢商品貿易欺詐風險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共上報進口法檢商品對外索賠、行政處罰和警示通報案例326宗,涉及原油、鐵礦石、煤炭、大豆等26大類459批次進口散裝法檢商品,其中對152 0173 3840個案例出具的172份檢驗證書得到對外貿易關系人順利執行,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933.42萬美元。
報告披露,2016年,全系統共檢出進口法檢商品短重39680批次、短重重量389.9萬噸、短重貨值4.98億美元,與2015年同比分別增長33%、17.1%、4.8%,其中短重率超過5‰的進口商品12956批次、短重重量220.3萬噸、短重貨值超過2.63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9.3%、9.0%、26.1%。
報告稱,受到各口岸檢驗檢疫局嚴格把關的壓力,涉及索賠的重大短重案例同比下降明顯,然而短重在5‰以內的案例卻大幅增長,國外發貨人涉嫌利用合同條款實施“隱性貿易欺詐”。另外,2016年短重具有商品種類范圍廣、短重金額大、高風險口岸多、短重風險因素復雜等特點,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形態,進口法檢商品反欺詐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報告透露,根據短重重量進行統計,鐵礦、原油、煤炭、天然氣/液化氣、大豆等五類商品的短重量,分別占短重總重量的82.5%、6.1%、4.3%、2.3%、1.8%,為涉嫌貿易欺詐的主要商品。其余按降序分別為原料性廢物、動植物油、成品油、糧谷、液體化工品等。
此外,報告還披露了短重風險高的口岸國家。這些國家包括:巴西、朝鮮、安哥拉、越南、伊拉克、澳大利亞、南非、馬來西亞、阿根廷、秘魯、智利以及美國。
其中,巴西出口到中國的轉基因黃大豆采取岸磅或皮帶秤計重數據簽署提單,由于岸磅或皮帶秤精度原因或出口商故意使然,其數據較水尺計重重量經常出現短少問題。由于黃大豆貿易往往以不平等合同條款采取裝貨港重量結算,嚴重損害了國內貿易方的利益。
多數朝鮮煤船船齡較長、狀況較差、水尺圖表不準確或缺乏相關修正數據,而朝方檢驗機構KIQC(朝鮮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委員會)通常依據水尺計重出具提單數,*易出現提單數虛高問題。比如,2016年山東局共對152 0173 38402批次朝鮮煤炭實施衡器鑒重,其中短重809批,占58.1%。
此外,報告披露,美國出口到中國的大豆、棉花經常出現短斤缺兩,存在“隱性欺詐”。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