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近,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說深色衣服要比淺色衣服更具有防曬功能,而且深色衣服在某種情況其實比淺色衣服更能讓身體降溫。這是真的嗎?
原來國外早有過研究,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結果表明:
結果1: 黑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熱多
夏季穿深色服裝比穿白色服裝更涼爽,人體內的熱量可以通過傳導、對流和蒸發向外散發。所以黑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熱多。
結果2 :寬松的黑色衣服可以增加涼爽度
吸收的熱量可以在衣服內形成對流的動力,(就像夏季的午后,地面受熱容易形成局地對流天氣,比如雷陣雨天氣,從而使天氣變得涼快一些)衣服內形成的空氣對流,可以將皮膚表面的汗液和部分熱量帶走,人體自然就會感覺涼爽。當然,黑色衣服應該要選寬松一些的,這樣可以使“對流”加強,衣服的涼爽程度也可以增加。
結果3:在室內或陰天穿黑色衣服更涼爽
另外,在室內或是陰天時穿黑色衣服,這個時候的陽光少,黑色不會發揮吸熱快的本性,反倒只發揮它散熱快的本領,快速排走皮膚表面的熱量,讓人感覺身體涼快不少,自然要比其它顏色的衣服感覺涼快。衣服的防紫外線作用不僅取決于色澤,還跟衣服的質料有關。
結果4:棉質衣服的防曬作用高于其他材質面料
棉質衣服的防曬值為15~40,淺色聚酯纖維衣服的防曬值為7~10,淺色針織衣服的防曬值為4~9,如果你想防紫外線,*好穿深色棉質衣服。
這個實驗結果真的可信嗎?
小編特地做了一個實驗,來驗證現有的觀點,實驗開始啦~
實驗用具
同規格同材質的黑色、白色、紅色的T恤各一件,溫度計3支。
實驗一
中午12點鐘太陽正猛,同時在每件衣服上放一支溫度計。由于地面溫度太高,放置5分鐘左右。紅色T恤和黑色T恤上的溫度計顯示已經超過40℃,而白色T恤上的溫度計上顯示溫度為38.7℃。短時間暴曬,紅色衣服溫度*高,白色*低。
實驗二
將衣服平鋪到草席上,移到有陽光的地方,進行一次長時間的試驗,此時室外的溫度大約是32℃。由于衣服放在草席上,這次溫度計沒有爆表,時間便延長到20分鐘,實驗結果也發生了改變。紅色T恤上的溫度計顯示數字*低,為36.5℃,白色和黑色T恤的溫度計顯示數字分別是37.1℃和36.9℃,情況發生了“反轉”。
結論
根據實驗結果,發現在短時內暴曬,白T*涼快。長時間暴曬則是紅T涼快。暴曬5分鐘以內,白T的溫度明顯要低于黑色T恤和紅色T恤。紅T在曬足20分鐘之后,溫度相對于白T和黑T的都要低。其中,白T的溫度*高。
專家觀點
由于紅色光波較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防曬效果*強。人們一直以來的誤解是因為,深色衣服吸熱快,白色的衣服吸熱慢,因此短時間內,淺色衣服會比較涼快。淺色衣物可以反射部分紫外線,但是吸收紫外線的能力不好。而紅色光波較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如果長期在陽光下,穿紅色衣服則會更涼快哦。
穿得越少越能防暑嗎?
很多人認為穿無袖、吊帶衫會更涼爽,但是這樣的清涼裝扮真的好嗎?其實,夏日不一定穿得越少就越能防暑。如果氣溫超過35℃,裸露的皮膚不僅不涼爽反而會吸熱,更容易導致中暑。
氣溫在18℃到28℃的環境里,人體70%的體溫是靠皮膚對流和傳導散熱的。當氣溫達到35℃時,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當氣溫繼續升高時,皮膚不但不能通過傳導散熱,還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這樣非但不會感到涼快,反而會覺得更熱。到了夏天,不少男士喜歡打赤膊,覺得這樣才涼快,這種觀念是錯的。當氣溫接近或超過人的體溫(36.8℃左右)時,赤膊不僅不涼爽,反而更熱,因為赤膊只有在皮膚溫度高于環境溫度時,才能傳導散熱。
快干衣越穿越熱
不少人都喜歡穿有快干功能的衣服,然而實驗表明,快干衣有可能越穿越熱,因為快干衣服雖然快干,但吸濕性很差。將快干衣和純棉衣服進行吸水性對比,結果發現,
小編總結:
需要長期暴露在高溫下,穿深色衣服特別是紅色衣服*能感覺涼快。并不是皮膚暴露的越多越涼快相反,暴露得越多越熱。純棉的衣服比其他原料面料防曬功能更好,快干衣無法比。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