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1-12-16 來源:互聯網
車間溫度30℃,濕度80%,噪音100分貝。記者在湖北省襄陽市際華三五二四紡織有限公司布機車間內,體驗了紡織女工劉沙的工作環境,479臺噴氣織機24小時運轉,丁班輪班長劉沙和她的同事們常年四班三上。
圖為劉沙在生產線上忙碌
152 0173 3840年出生的劉沙是襄陽市襄州區東津鎮秦咀村人,2009年8月離開農村進廠務工,先后榮獲湖北省“十佳農民工”、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劉沙告訴記者,“相比以前在農村務農,工廠環境、工作量和收入算好的。就在我進廠辦好手續那一刻起,就下定決心,要干就干出個樣兒,一定不丟農村人的臉。”勤奮努力,成就“快手”絕活
“原來在家里務農是單打獨斗,自由散漫慣了,*初從農村到工廠里上班,是有點不習慣”。由于沒有掌握技術要領,剛開始織布打結慢而且質量差。“當時心里急呀,也不自信,常常懷疑是不是因為自己是農村人,就比別人笨一些。”劉沙說,“可我就不信農村人比城里人差。”
下班回宿舍后,姐妹們早早都休息了,劉沙為了不影響別人,就到走廊繼續練習。大冬天,過道里的寒風把手都凍僵了。劉沙就放了一盆熱水在身邊,手凍得不聽使喚了,她就把手放到熱水里泡一泡,然后繼續練打結。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到半年,劉沙已經可以看16臺車,比其他工友多4臺。而且她練就了一個“快手”的絕活,與同年進廠的女工相比,每分鐘處理結頭的數量高出38%,處理斷經速度快25%,打破了公司記錄,取得“狀元”稱號。
技術帶動,發揮團隊作用
“光自己技術好不行,還要帶動身邊的姐妹,這樣團隊的生產效率才高。任務完成得好,大家都能有相應的經濟收入。”2012年4月,劉沙到操作技術*差的丙班當輪班教練,針對擋車工操作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她利用自己的技術特長,因人施教、分別幫教、反復操作,直到員工完全掌握技術為止。
2013年初,布機車間丁班前任輪班長因為人員流失嚴重,無法保障正常生產而辭職,當時沒有一個有經驗的輪班長愿意接手。*后,劉沙頂著壓力接下丁班,每天跟上了發條似的忙碌。
人員緊張,她自己去走村串戶宣傳招工;效率提不上去,她探索總結的“一停二看三查”巡回法,提高生產效率達10%;生產任務緊,她提出“班前五分鐘搶開臺”的口號,**組建的一支20余人的“青年突擊隊”,合理安排員工新老搭檔、優劣搭檔,大大提升了綜合開臺效率。很快,丁班的各項生產指標上去了,名列各班組前列,可劉沙卻整整瘦了10斤。
不管是擔任教練工還是輪班長,劉沙總是把培養姐妹的操作技能放在首位。她先后帶出50多名徒弟,其中39人當上了質量標兵、操作能手,在車間發揮著重要作用。
感情留人,把班組當家庭
紡織廠工作累、環境差,不少員工都因此而離職。為了穩定員工隊伍,劉沙把班組當家庭,在工作中以心換心,很快就把丁班組員的心都攏到一起。她說:“人心都是肉長的,只要我對她們好,她們也會真心對我。”
劉沙和小組長定期走訪單身樓,班中10名組長人手一個談心本,每個輪班休息的時候,她都會帶領小組長到員工宿舍,了解大家的想法,掌握她們的思想動態,幫助她們解決生活上的不便。如聯系督促物業公司修理壞燈泡和水管,幫員工給電動車電瓶充電,去醫院探望員工生病的親屬等等。
業余時間,劉沙組織姐妹們開展爬山、卡拉OK比賽、廚藝比拼等活動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深感情和凝聚力。班組員工出勤率達到95%以上,人員流失率合理控制在2%以內。
2015年5月,劉沙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劉沙當上勞模后,依然辛勤穿梭在機臺之間,公司準備給她分一套公寓,可劉沙聽說公寓房源緊張,好多成家的大學生還排隊等著時,她毫不猶豫地放棄了。“讓大學生住吧,這樣他們才能更加安心地在企業工作。”
? ? 更多內容請關注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